日本福岛居民——“坚决反对核污染水排海,守护孩子们的未来”(第一现场)

日本福岛县居民坚决反对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以下简称“东电公司”)罔顾民意单方面推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并敦促日本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妥善的核污染水处理方式。本报记者日前前往福岛县实地探访,当地居民纷纷表达对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担忧和反对。
记者首先来到位于福岛县南部的磐城市,见到当地居民五十岚义隆时已是中午时分。“我们先去海边看看吧,不然无法理解福岛人守护大海的决心。”五十岚义隆带着记者登上磐城市东海岸的盐屋埼灯塔。这座已有百余年历史的灯塔面向太平洋、背靠群山,灯塔南北两侧海滩绵延、白浪拍岸(见图,本报记者岳林炜摄)。由此向北50余公里就是福岛第一核电站。“怎么可以把福岛核事故产生的核污染水排入这片大海呢?”五十岚义隆充满担忧地表示,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核电机组的退役工作仍没有清晰的、有可操作性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地震灾害和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五十岚义隆一直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以各种形式帮助当地受灾民众。他说,和许多福岛县沿海居民一样,他们全家都生活在海边,祖祖辈辈享受着大海的馈赠。“如果福岛核污染水在我们这一代排放入海,受害的就是我们的子孙后代,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要坚决反对核污染水排海,守护孩子们的未来。核污染水一旦排放入海,就是向全世界、全人类转嫁核污染水风险。”
从磐城市东海岸出发,记者一路向北来到福岛县沿海地区最北端的新地町。小野春雄是这里的一名普通渔民,家族世代以打鱼为生,71岁的他现在仍和3个儿子一同出海捕鱼。受福岛核事故影响,当地渔民出海捕鱼的次数被限制为每月10次,当天正是他5月份第二次出海归来。在鱼市出完货的小野春雄对记者说,当天出海捕到了不少加吉鱼、比目鱼和其他海鱼,“这些鱼在市场上只能卖7万日元(1美元约合140日元)。而在福岛核事故前,这些鱼大概可以卖到20万日元的好价钱!”小野春雄说,新地町很多家庭世代以捕鱼为生,海洋就是他们的生命线。“守护海洋是渔民的使命。我们只想要一片安全的海洋,可以放心地打鱼。”
福岛县渔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当地共有5500余吨的捕捞量,仅占福岛核事故前的约20%。随着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日期临近,广大渔民的担忧和不满与日俱增。“渔民们坚决反对核污染水排海。核污染水排海将给尚处于恢复阶段的渔业造成毁灭性打击,我们的生活将迎来严峻的寒冬。”小野春雄说。近几年随着当地渔业逐渐恢复,小野春雄于2019年花费7000万日元添置了一艘新渔船。“新渔船承载着全家的希望,然而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把这一微弱的希望之光熄灭了。”
“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选择最简单也是最省钱的处理方式,决定将核污染水一排了之,实在令人气愤。”小野春雄对记者说,他要把反对核污染水排海的活动坚持下去,坚决守护这片海洋。
(本报日本福岛电)
责编:闫 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