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歌唱这束光,我才有了最美夕阳红”

演出结束,3个合唱团的团员们走上舞台,为自己精彩表演鼓掌。
本报记者 谭 硕 文并摄
“我渴望时间的远方,被一束童年的光照亮……”还没走进沈阳时代剧场,一阵悠扬动听的歌声就传了出来。
6月3日下午,在建于上世纪50年代、共和国第一代仓储库房的基础上改建的文创空间——沈阳时代剧场内,74岁的张卫国站上了舞台,他期待已久的合唱表演获得了热烈掌声。
这是一场中老年合唱团的展演,也是辽宁省合唱协会主办的2023年合唱音乐季系列活动之一。自4月以来,音乐季已举办了青年合唱指挥工作坊、优秀合唱团队展演、合唱教育发展论坛和合唱训练专题讲座四大类活动。
当天下午,辽宁盛京男声合唱团、沈阳市和平区文化馆北枫合唱团和锦州市群星合唱团3支中老年合唱团带来了《时间的远方》《在水一方》《这世界有那么多人》《我多么爱》等多首歌曲。“虽然是业余团队,但我们都是热爱合唱的人,唱歌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辽宁盛京爱乐合唱团团长缪凯介绍。辽宁盛京爱乐合唱团建于2021年初,以盛京男声合唱团为主,团员平均年龄在65岁。2022年,融入更多成员,成立了目前包括男声团和混声团的合唱团队,并在2021年武汉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合唱节上,荣获银奖。
辽宁盛京爱乐合唱团是我省合唱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我省有近5000支合唱队伍,人数达30万人,涵盖儿童、青少年、青年和中老年群体,常常在中小学、高校、文化馆、社区等多地进行合唱活动。”省合唱协会理事长、沈阳音乐学院教师孙雷介绍。
“他们唱得真是太好了!”“闭上眼睛听,有时甚至都听不出他们的年龄。”现场观众纷纷表达着他们对台上歌者们的赞美。为了呈现出更好的合唱效果,在省合唱协会的推动下,许多专业指挥加入到群众合唱团,不断提升我省合唱水平。“经过专业练习,他们的演唱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用歌唱表达内心的情感,讲述美好的生活,这本身就是音乐最美的部分。”辽宁盛京爱乐合唱团指挥许江说。
“每次排练都会参加,就希望能够唱得更好。”张卫国表达着对合唱的喜爱。60岁的合唱团成员马国英说:“有了歌唱这束光,我才有了最美夕阳红。”
当原创音乐《我多么爱》唱响,充满情感的歌词,舒缓动人的旋律,感动着现场的所有人。大家静静地看着、聆听着。“所有的歌词都是来自这些舞台上叔叔阿姨们真实的生活。”《我多么爱》的创作者车广骄说,“作为一名志愿者,经常和他们交流接触,我自己被他们对合唱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所感动,因此创作了这首歌。”
近年,我省合唱团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获得多个奖项,其中包括世界合唱比赛、欧洲合唱大奖赛,中国国际合唱节等重要比赛。2022年沈阳九歌青年合唱团获得第十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沈阳音乐学院教师合唱团获得中国国际合唱节金奖,呈现了我省群众文化在合唱领域的勃勃生机。
“旧的照片已经发黄,给孩子讲过去的时光。过去的时光,我还能踏起千层浪……”充满情感的歌声在这座历史建筑中回荡,也在所有人的内心留下了一段美好。
演出结束,剧场里,合唱团成员商量着下次的彩排……有关合唱的故事依然在继续,也更值得期待。
责编:杨金凤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习近平内蒙古行丨建好现代农业园区 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走进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 瞰中国|三北防护林的前世今生
- 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 勇担使命 不畏艰辛 久久为功 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 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
- 坚持走自己的路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强烈反响
- 时政微视频丨瞰内蒙古
- 习近平内蒙古行丨走进“塞外明珠”——乌梁素海
- 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 勇担使命 不畏艰辛 久久为功 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 广西贵港辣椒长势喜人 带动乡村振兴“辣”劲十足
- 水稻生产“一条龙”全程托管 多举措提升水稻品质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