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成效明显 大片盐碱地“变身”丰收田
央视网消息:在全国3.3亿多亩冬小麦中,不乏种子田、盐碱地等一些特殊的小麦地块,它们也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年的收成怎么样?来看记者发回的报道。
河南省温县的小麦种子田面积常年稳定在30万亩,占全省小麦种子基地总面积的近十分之一,阴雨天气已过,温县正组织机手抓紧抢收。

河南省温县种粮大户 李小兵:咱今年流转有2000亩土地,咱种的全都是种子麦,种子麦要比市场价钱高一毛。咱种的地和种子公司签有协议,主要是负责种和管。
李小兵告诉记者,小麦成熟后,由当地种业公司提供收割机、运输车进行作业。从田间地头收获到进入企业入库,麦子全过程不落地,这样省去了晒粮、存粮、卖粮中间环节,对于节粮减损也加了一道保险。

眼下,山东东营100多万亩盐碱地上的小麦也迎来收割。2021年以来,当地在强化盐碱地育种的同时,投资3.28亿元实施20个土地整治项目,对1万多亩盐碱地进行改良。

山东利津县盐碱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负责人 付红军:你看这块麦子地,看起来和其他麦子地没啥区别,其实我们在地底下做了很多工作。通过开挖深耕网、铺设暗管,慢慢把盐分降下来了,现在降到了2‰左右,现在这麦子长得很好了。
责编:曹思洋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