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台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我省出台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到二〇二五年突破百项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
本报讯 记者孔爱群报道 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作用,省科技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辽宁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3—2030年)》,明确了该项工作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
方案设定一系列目标,提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在重点行业领域突破100项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建成10个降碳效果突出、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建设20个碳中和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和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和引进20个左右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新增100家绿色低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生态全面优化,显著提升3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产业集群的科技含量、绿色含量,有力支撑辽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3.7%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率完成国家下达指标。
方案提出碳中和前沿颠覆性技术、能源低碳/零碳多能融合技术创新、加快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技术突破、加强固碳增汇技术创新、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培育壮大绿色低碳科技企业群体、加强绿色低碳人才引育和服务保障、深化绿色低碳科技交流合作九方面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围绕驱动产业变革的目标,聚焦基础研究最新突破,加快培育颠覆性技术创新路径,引领实现产业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迭代升级;立足辽宁能源结构调整迫切需求,以及清洁能源科技创新优势,围绕多能融合战略技术路线,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电、新型储能、氢能及燃料电池等技术攻关,为辽宁电力装备、氢能等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围绕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和转型升级需求,加快突破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城乡绿色发展、绿色智慧交通等关键技术,推动精细化工、高品质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菱镁精深加工等产业集群绿色发展;高标准建设洁净能源与精细化工、绿色冶金、矿产资源清洁利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等中试基地;在化工减碳、森林生态、深部工程等优势领域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优化省级创新平台布局,开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向辽宁集聚;加快完善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孵化服务体系,持续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高新区绿色转型升级,打造绿色低碳科技企业聚集区等。
责编:李 明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