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实施系列保护利用工程让文物“活”起来
有序开放利用不可移动文物 推进博物馆智慧化管理和服务
我省实施系列保护利用工程让文物“活”起来
本报讯 记者王笑梅报道 以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近日,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推出多项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努力让文物“活”起来。
据了解,我省将进一步推进长城(辽宁段)保护利用工程,加强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保护维修,改善长城现场展示及博物馆、陈列馆展陈,提升长城保护、管理、展示和利用水平。加快东北亚边疆历史文化博物馆、绥中长城博物馆建设,做好长城文化展览展示工作。
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工程。积极开展大连旅顺口军民融合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创新区域性文物资源整合和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机制,在全国树立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标杆。
推进不可移动文物有序开放利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有序开放,分类编制开放案例指南。推进城市近现代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加强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农村非国有文物建筑及其宅基地依法流转,鼓励将不可移动文物开辟为公共文化场所。
实施博物馆建设发展工程、中小型博物馆质量提升工程,力争到2025年,全省备案博物馆数量达到150家。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省将重点培育省博物馆纳入国家创建“世界一流博物馆”名单,争取将旅顺博物馆、大连自然博物馆、大连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等纳入国家卓越博物馆培育名单,推进朝阳博物馆、彰武县博物馆等新馆展陈,支持沈阳市打造“百馆之城”。此外,依托综合类大型博物馆的实力和资源,开展“大馆带小馆”帮扶机制,在藏品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人才培养等方面促进中小型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我省将大力推进博物馆智慧化管理和展示服务,推进全省定级博物馆基本陈列、常设专题展览和其他精品展览实现网上展示,打造云展览体系。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深化馆校合作机制,支持有能力的博物馆纪念馆用好线上传播手段,开发系列精品课程,创建青少年教育活动项目品牌。
责编:李 明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