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学用结合 服务全面振兴新突破
沈阳化工大学强化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
坚持学用结合 服务全面振兴新突破
本报讯 记者明绍庚报道 建设“国家—地方”科教协同育人体系、设立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沈阳化工大学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建设“五彩化大”目标任务与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紧密结合、与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有机融合,强化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以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坚持真抓实干,结合特色专长,在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上下功夫。沈阳化工大学发挥在化工领域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制定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与20余个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共建“科教融合学院”,在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领域联合开展高水平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建设“国家—地方”科教协同育人体系。根据区域内产业发展需要,在营口市、朝阳市建设中试基地,以“项目+团队”的方式,“带土移植”引进人才,促进学校技术创新和企业成果转化。
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灵活运用多种调研方式,将调查研究融入学术交流、校企合作。沈阳化工大学面向地方、服务行业,探索实施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三定向”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针对菱镁、煤化工、制药与精细化工等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展有组织的科技攻关,在鞍山海城市建设5000吨/年阻燃型氢氧化镁工业化生产线,解决高品质阻燃型氢氧化镁依赖进口问题,实现菱镁产品精细化和高端化,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在合作企业实现定向转化,更好助力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
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不断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沈阳化工大学牵头成立世界工程热化学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专委会,发起召开工程热化学香山科学会议,设立中国菱镁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进一步与国家相关部委、名校院所深化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攻关,切实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效转化为办学治校的创新思路、过硬举措和扎实行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责编:杨 旭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