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智慧博物馆建设快马加鞭
小程序预约 讲解“随身听” “云端”看展
我省智慧博物馆建设快马加鞭
随着我省智慧博物馆建设脚步的加快,观众除了可以线下看展,还可以“云端”欣赏原汁原味的大展。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文并摄
核心提示
数字时代,我省借助科技力量,正不断加快智慧博物馆建设步伐。从“数字辽博”小程序,到手持AI智慧讲解,再到“VR体验”,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快马加鞭,不仅让“一日游尽博物馆”在我省成为现实,而且还让文物活化利用、博物馆与观众积极互动成为可能。
观展手段不断丰富
点开微信小程序,搜索“数字辽博”,就能直接进入一个页面简洁、功能齐全的互动区。在这个互动区里,观众既可以进行场馆预约、活动报名,还可以了解馆舍动态,点击实景浏览、VR展览、展厅导览、文物查看等。
这是几天前辽宁省博物馆正式上线的“数字辽博”小程序系统。作为整个智慧博物馆建设中的一项,“数字辽博”小程序既将线下的博物馆“搬”到了“云端”,又丰富了智慧博物馆系统,实现了整个系统的多点支撑。
无独有偶。“沈阳故宫基于强融合理念的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不久前通过终期验收,这意味着沈阳故宫博物院以藏品管理为核心的业务平台和以对外展示为中心的“云上故宫”APP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官网及移动端沈阳故宫博物院微信公众平台数字展厅,观众可以在多个数字展厅内自由穿行,近距离领略文物之美。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快智慧博物馆建设,包括辽博、沈阳故宫等在内的省内一批博物馆、纪念馆借助数字技术,不断丰富智慧博物馆建设内容,使观众便捷化、智能化欣赏文物的同时,也提升了我省博物馆在线上的影响力。
与“云端”看展同步的,是我省一些博物馆已经实现了线下“听”展。记者在辽博看到,观众可以租用AI智慧讲解器,只要手持讲解器扫描文物,有关这件文物的信息和历史就会自动播放,让观众对文物充分了解。
数字与科技奠定了我省博物馆业的发展底气。我省今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中特意强调了“科技支撑”的作用。方案中明确,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智慧博物馆,选取条件成熟的博物馆作为试点,逐步实现全省博物馆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将成为我省博物馆业跃升的又一着力点。
线上教育功能进一步拓展
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快马加鞭,不仅让“一日游尽博物馆”在我省成为现实,而且还让文物活化利用、博物馆与观众积极互动成为可能。
登录“旅顺博物馆”网站,用手机扫描“VR体验”二维码,一个可以随意操控的“云端旅博”出现在手机屏幕上。这个“云端旅博”就是线下实体博物馆的重现,观众只需根据箭头提示,就可进入不同展厅,近距离观赏文物。在一些文物旁,还有专门针对这件文物的文字介绍和语音讲解。既能看还能听,这样一种全新欣赏文物的方式已经在我省实现。
旅顺博物馆的线上“VR体验”只是我省智慧博物馆建设的一种形式。登录辽沈战役纪念馆,观众除了可以线上观展外,还可以线上祭扫烈士墓。“站”在烈士墓碑前,观众可以通过线上送花、线上鞠躬等多种方式,向在辽沈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表达哀思与怀念。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省在发挥博物馆和纪念馆教育功能的同时,支持各类博物馆数字资源接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让智慧化和数字化的博物馆成为广大青少年了解历史、树立正确历史观的一个重要渠道。
与此同时,基于数字时代立体化传播体系的搭建,也是我省博物馆业正在前进的方向。今后,我省博物馆将不断加强与融媒体、数字文化企业合作,实施博物馆“云展览”“云教育”工程,并支持全省各类博物馆开发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拓宽传播途径,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
校对:杨 旭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