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基础上形成的又一个规律性认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刻历史经验总结和重大理论探索成果。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我们党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深刻认识中国国情、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深化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标志,也是我们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在这个艰辛探索的进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立足中国国情,总结中国经验,解决中国问题,形成一系列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认识也不断推进、逐步深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领导党和人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长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二个结合”,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焕发出更加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第二个结合”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中的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赓续中华文脉,厚植文明底色,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伟大创造和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能够产生如此强大的真理力量、成功解答时代之问,其原因在于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提供的本民族文化土壤作为滋养。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具有融通的天然基因,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深入融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深入发掘和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其具有更加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了丰富的文化滋养。
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来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立不住、站不稳、行不远。文化自信是一种凝聚着历史自信的恒久力量,只有坚定不移增强文化自信,才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行稳致远。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滋养了古今中国人的思想世界,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与世界先进文化相借鉴、融合,并赋予其中华民族独特的时代精神底色,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才能创造出更具包容性、多样性、世界性的优秀文化。只有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不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才能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就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新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让我们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作者单位分别为辽宁省委宣传部、沈阳大学)
责编:徐 硕
审核:刘 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