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博物学“翻红”
王海宁
前不久,多个数据平台发布的粉丝增长排行榜中,博物学博主“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均稳定在前三,成长速度令人刮目相看。据统计,“无穷小亮”ID在全网各平台粉丝量,已超过了5000万,其代表的博物学博主正在成为新的顶流。
博物学这门20世纪中叶逐渐衰落的“学问”又开始重回大众视野。“无穷小亮”博主本人张辰亮是杂志《博物》的主编,这本杂志微博的粉丝数量伴随着博物学热,也从最初的2万多涨到了如今的1200万,纸质杂志订阅量更是逆势上扬。博物学让人们对自然科学,多了一个方式去体会它的广博与微妙,在科学严谨精确中找到浪漫温情的人文情怀。
博物学复兴,看似无用,其实包含着人类与大自然沟通的智慧、人与人沟通的智慧。人们最初可能是对博物学博主解答了一些身边的“冷知识”感到饶有兴味——张辰亮最初就是解答普通人对身边常见的花鸟鱼虫叫什么名字、什么习性这些“闲事儿”的问题开始,渐渐给大家介绍珍稀物种、食物链的发展,以及物种保护的重要。人们关注身边自然这一行为,本身就有情感的投射。我们总是对童年身边的动植物怀有感情,一个从小照顾花草,注意燕子南北迁徙筑巢繁育的人,长大也不会对自然变化无动于衷。所有科学的萌芽都源自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观察与探究,并持续保持好奇心,这也正是博物学的“精髓”——高度重视事物缓慢、持续演化中的适应过程。
博物学复兴,并不是追求浅薄的趣味,而是伴随着人类科学发展,为科学增加人文的厚度。北京大学近几年已经开设了博物学导论、博物学文化专题、博物学编史理论与方法等课程。虽然学术职业化,学科专业化是基本趋势,但博物学也广泛深刻地影响了许多新兴学科,比如生态工程学、保护生物学,这些新兴学科的特点恰恰在于有浓厚的人文精神,在“大科学”时代,反思强势的科学而关注科学中广泛的联系,构建的“第二种科学”。比如张辰亮从新媒体开始积累最后著书的《海错图》,并不是专业的科学史,也不是海洋生物专业图谱。但我们可以从古人绘制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图片中,看到他们笨拙的努力和天真的好奇。爆笑惊叹之余,一定会感慨,人类认知世界道路的漫长与复杂,海洋生物的丰富多样,海洋生态的脆弱与重要。博物学就是让文学、科学和艺术一起,让你感慨原来如此,并决心爱护如斯。
博物学,从格物致知直到“素质教育”,东西方的科学人文主义发展,意在让科学严谨也浪漫,让人智慧而谦卑。复兴博物学本身不是目的,就像博物学走红本身也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的自觉需求。张辰亮曾遇到一位援藏干部,对方正是因为看了他们的流石滩植物纪录片,才报名来到西藏。而且,张辰亮还有一大部分粉丝是孩子,他们常常留言说因为看了张辰亮的微博或者视频,最终迷上了生物,甚而选择了相关学科作为自己未来的专业。
博物学回应了人们对自然对生命的好奇,激发的热情不是“一时上头”,而是持久深沉的热爱。中国有格物致知的传统,人们在探求自然的同时,也反思自己。沈括的《梦溪笔谈》、徐霞客的游记,都是在懵懂地了解自然时,深刻地体会到了人与自然,人与技术间的关系。我们今天重读这些经典,技术虽然已过时,但是,其看待自然,学习技术,实践体验的方式却并不过时。东西方公认的博雅教育,强调通识,这些认知的积累最后,会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世界的广博和人类能力的有限。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人类文明发展缺一不可。博物学,并非是科学的票友,也不是科研的客串,而是人类的精神慰藉所在,它让我们在探究自然的魅力中发现或找回生活的乐趣,并提醒我们用一种不功利不激进、更博大更深沉更均衡的眼光打量世界。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新华社权威速览|总书记的温暖话语,激扬巾帼志、奋进新征程
- 习近平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 组织动员广大妇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 【非凡新时代】定海神针
- 《FOR PEACE》
- 习近平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 组织动员广大妇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 学习语|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 瞭望 ·第一学习 |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谈修身处世
- 2023《沈阳城市更新白皮书》
- 【每日一习话】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 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习言道|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