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红色遗址档案有了一个“家”
辽宁省红色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完成
我省红色遗址档案有了一个“家”

“重庆”号巡洋舰的历史图片。本文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当年任辅臣牺牲的火车站得到精心维护,至今仍保持原貌。
本报记者 郭 平
核心提示
红色档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真实记录,是挖掘、研究和弘扬红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近日,由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省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编著的《辽宁红色遗址档案资料精粹》正式出版,该书汇编了我省具有代表意义的41处红色遗址,为我省党史研究、红色文化传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同时,《辽宁红色遗址档案资料精粹》的出版也标志着我省红色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的完成,这些档案从此有了一个可以长期保存、便捷查询的“家”。
全省70余单位所存档案 齐聚“红色”之家
翻开刚刚出版的《辽宁红色遗址档案资料精粹》,以我省14个城市为顺序,文字、图片、档案原件并重的这部新著,是我省“追寻百年历史 构建红色记忆”红色遗迹遗址相关档案资料收集成果的精编版,它的出版标志着我省富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完成,从此,这些档案有了一个可以长期保存、便捷查询的“家”。
辽宁是红色沃土,早在20世纪初,英勇无畏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出关东北,传播马列主义。1927年10月,中共满洲省委建立,辽宁地区革命运动有了组织上的保障,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秉承马克思主义信仰,宣传革命理想,指导工人运动,创建地方党组织。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辽宁人民奋起反抗,纷纷组建义勇军、抗日联军等抗日武装,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解放战争时期,辽宁人民舍小家顾大家,呈现出“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遣儿到前方”的感人画面,东北人民的全力支援,拼出了辽沈战役的胜利。抗美援朝时期,辽宁作为前线的后方和后方的前线,倾其所有保障后勤供应,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建设时期,辽宁是“一五”时期承担全国重点建设项目最多的省份之一,铸就了工业战线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被誉为“共和国工业长子”,如藏于辽沈战役纪念馆中的《东北人民解放军战士爬过城墙突破口,打进锦州市区》历史图片、全军战斗英雄周占山的立功喜报,藏于沈阳市秀水河子烈士陵园的军用水壶、保险灯,藏于鞍山市孟泰纪念馆的《孟泰完成增产节约任务决心书》等见证着那段历史。
为了将散存于全省各地的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馆、陈列馆等单位甚至流失民间的红色档案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档案信息资源体系,省档案馆组织实施了“追寻百年历史 构建红色记忆”红色遗迹遗址相关档案资料收集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我省14个市120余个具有红色纪念意义的早期党的活动场所、军队战斗场所以及后期所建的纪念碑、纪念馆、陈列馆等进行摸排,征集到70余单位上报的照片1800余张、档案资料400余份、音视频文件44件、书籍22册。这些档案成为省档案馆革命历史档案全宗的重要补充,并基于此首次建立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档案信息资源体系。
任辅臣教育基地珍贵档案
首次入选
省档案馆有关负责人介绍:“《辽宁红色遗址档案资料精粹》的编辑非常注意红色遗址的代表性,以遗址介绍、档案文件和革命事迹激发出红色遗址更强大的教育功能。”
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福安巷3号的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广为人知,《辽宁红色遗址档案资料精粹》在精选中共满洲省委发布的早期革命宣言的同时,特意收录了《中共满洲总行动委员会第十二号通知》,这份珍贵档案证明当时中共满洲省委遭破坏的原因,完全是由于杜兰亭等人叛变所致,与刘少奇同志无关。
在红色遗址中,任辅臣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有关资料为首次进入我省红色档案信息资源体系。这一遗址位于铁岭市铁岭县镇西堡镇河夹心村,中国近代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者、“中国红鹰团”团长任辅臣就出生在这里。《辽宁红色遗址档案资料精粹》全面收录了任辅臣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全部信息,还汇编了省档案馆征集到的俄罗斯境内的任辅臣纪念碑、作为遗址保护下来的当年任辅臣牺牲时的火车站遗址的图片和一批任辅臣率领“中国红鹰团”作战时的珍贵档案。
《辽宁红色遗址档案资料精粹》收录的“重庆”号巡洋舰起义烈士陵园各种档案资料也很有代表性。1949年2月25日,在我解放大军即将渡江之际,不愿参加内战的“重庆”号巡洋舰将士在上海吴淞口起义,从3月18日开始,气急败坏的国民党军队派出美式B29轰炸机,多架次对停泊在葫芦岛港的“重庆”号巡洋舰进行轮番轰炸。舰上官兵在护舰战斗中,沈桂根等4位战士光荣捐躯。战士牺牲后,葫芦岛民众异常悲愤,当地政府及时为烈士在葫芦岛港西山选墓立碑,安葬了这4名烈士。
《辽宁红色遗址档案资料精粹》不仅收录了陵园的基本介绍,还汇编了“重庆”号巡洋舰历史图片及当年的剪报,全面翔实地重现了“重庆”号的起义壮举。
责编:杨 旭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