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仿”并非乱仿
王海宁
每一次被改编的《红楼梦》,都会引发“一黛不如一黛”的槽点。这段时间,大小屏幕上,两条赛道的《红楼梦》改编作品都出了圈,口碑却大相径庭。一边是新上映的电影《红楼梦金玉良缘》口碑“扑街”,票房失利;另一边几个大学生在宿舍组成草台班子,模仿87版电视剧《红楼梦》,拍起了名为《红楼聚餐》的小视频,台词演技颇为专业,加上不少神来之笔的“现挂”,让爆笑的观者忽略布景简陋和妆造业余,甚至能生出点“拍得好像《红楼梦》啊”的感慨。
经典文学本身具备“当代性”,戏仿可以兼顾尊重原著与搞笑有趣。《红楼梦》中对人情世故的敏感捕捉,对人性幽微之处的洞若观火,一场“林黛玉初入荣国府”戏,出场人物或泼辣精明,或慈祥权威,或敏感细腻都跃然纸上,堪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的代表。这场经典小戏,被几个大学生直接搬来套用在寝室同学关系身上,恰好映射今天的“社牛”与“社恐”的相处。经典文本与当下人情完美融了“梗”而毫不突兀。这就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被无数次改编,舞台上哈姆雷特甚至以摇滚青年的形象登场,但是这并不耽误人物内核仍旧是一个陷在复仇与伦理困境中的痛苦年轻人。
戏仿作品依旧可以从经典中获取营养,高度保留原文神韵的辨识度——经典就是基底液,加上任何新口味的配方,还是有醇厚酒味,而不会变成鸡蛋汤。《红楼聚餐》的对话虽然搞笑,但行文却句句从《红楼梦》的原文中演化出来。视频中用餐一段,丫鬟上菜,黛玉、李纨、“三春”的入座顺序和贾母的让座方式高度还原原作。原作黛玉观察他人饭后饮茶漱口的剧情,变成了大学生自配柠檬茶名为“秋爽”,雪碧配酒名为“怡红快绿”,分别映射原著中的“秋爽斋”“怡红院”,无厘头却也有几分合理。直到黛玉说“我从小吃药,却不知能入酒,真是长见识了”,语气用词与原文天衣无缝,并不突兀,却又与原作反差强烈,令人爆笑。一者,戏仿者对原著下了功夫,才能在拍摄时做到“条件布景简陋,走位一丝不苟”的强烈反差;二者,能看出戏仿的精髓是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神情和语言习惯。虽只是诙谐的戏仿,人物台词和表演却立得住。
对经典的仿写一直都是文坛的重要题材,尤其对《红楼梦》的续写、仿写,或大胆,或严肃,或穿越,它们在不断赋予经典新的生命力。仅清代就有《续红楼梦》《红楼复梦》《红楼幻梦》3部影响较大的仿写续写作品,结局虽各不相同,但尽量贴近原著的人物,语言风格力摹曹雪芹,至于情节则是五花八门,有的甚至穿越到了“太虚幻境”和“阴曹地府”。张爱玲早年写过《摩登红楼梦》,刘心武也写过《刘心武续红楼梦》。这些续作都是在原作基础上进行的创作。这些作品虽然未必是曹雪芹的本意,但有的弥补了红迷心中的遗憾,有的让红迷大开眼界,让红楼人物多了一重色彩。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殿堂的圭臬,无须奉若神明,尊重、改写、创新三者并不矛盾。但无论怎样“仿”如何“续”,都是在寻找解读原著的新入口,都应带着曹雪芹赋予人物的秉性走向各自的命运,至少是“神”似,绝非乱仿而坠入无厘头。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