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屯诗社:从无人知晓到全国优秀的逆袭
已有成员276人的“苏家屯诗社”,每个月都要开展两次交流活动。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刘海搏
一家完全由民间运营、无人知晓的“野生诗社”,在全国性诗词评选中脱颖而出获得优秀,拢共分几步?今年4月,苏家屯诗社获得由中华诗词学会颁发的“优秀诗词组织”荣誉证书;3名成员创作的《鹧鸪天·屠呦呦》《定风波·悲歌一曲送英雄》《耕中闲》被评为优胜作品。近日,记者走进苏家屯诗社,了解从“野生诗社”到“全国优秀”的蜕变。
“我读书时是学校文艺宣传队的积极成员。2014年,我和身边10名诗词爱好者常常凑到一起探讨诗词,便为这个小组织起名为诗情画意诗社,后来逐渐发展到百余人。”苏家屯诗社常务副社长苗法强告诉记者,2018年,诗情画意诗社与另外一家40余人的自乐诗社合并,由于两家诗社的地理位置均处于沈阳市苏家屯区,便将其命名为“苏家屯诗社”。也就是从那时起,苗法强才正式开始写诗。
“过去我觉得写诗只要押韵就行了,在交流学习过程中才知道之前写的并不是合格的格律诗。为了锻炼自己,我开始找主题填写诗词,在很短时间内写了50首《红楼梦》人物七律、108首《水浒传》人物词。”苗法强说,那时候一天写一两首,自己沉浸其中,就这么练习过来了。
诗情画意诗社成立之初,只是为了方便大家探讨,随着越来越多爱好者加入,以及两家诗社合并,“苏家屯诗社”开始步入正轨,邀请文学界、诗词界专业人士公益授课,诗社成员的作诗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渐渐吸纳了社会各行各业人员加入。“诗社成员王淑贤、胡世选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虽然基础不好,但酷爱写诗。在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探讨过程中进步很快。”苗法强告诉记者,诗社借用沈阳苏家屯区文化馆场地,每个月固定组织两次线下授课和交流活动,线上留两次作业,成员有疑问随时在微信群内提出,大家一起交流、提升,氛围很好。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23日,由中华诗词学会主办的首届“科技诗词推优”大会在北京举办。该活动自征稿以来,共有106家诗社积极参与,32家诗词组织参与了集体荐稿,收到诗词作品2219首,经过三轮严格评审,选出100首优秀作品,其中就包括苏家屯诗社郭锦华、苗法强、田洪恩3名成员的投稿作品。
“草原夜色美无伦,野旷天低月近人。长调幽幽鸣翠谷,众芳艳艳舞霓裙。举头漫尔摘星斗,倾耳悠然听牧琴。谁道偏荒缺闹市,纯情一样可安魂。”这首诗创作于诗社去内蒙古扎鲁特旗采风之际。在山地草原上,天和云都显得特别低,到了晚上坐在山头,好像伸手就能摸到星星。听着马头琴、看着民族舞,作者郭恩涛觉得草原远离了都市的喧嚣,让人内心格外宁静,有感而发,将与大自然交流的感受倾注在诗中。
从2018年学习正规诗词以来,苗法强已出版两本个人诗集,收录各类诗词近2000首。枫叶、葡萄、泥鳅、立冬……翻看苗法强的微信朋友圈可以发现,生活所见万物,都能成为他歌咏的对象。最近,他热衷于用诗词展现中国古典神话中的各类形象。如今,又积累了600余首诗词的苗法强,即将出版个人第三本诗集。
提起写诗的好处,苗法强认为,中华诗词是美的体现,写诗也是追求传统美学的过程。通过写诗,自己不但提高了文学素养,也拓展了知识面,陶冶了情操。“如果人品不好,很难写出好诗。写诗的这10年,也是我不断提升自己的10年。”苗法强说。
近年来,苏家屯诗社在全国、省、市诗词比赛中获得了很多荣誉,目前已有成员276人,逐渐被外界认可,全省很多诗友慕名而来。苗法强希望这家“野生诗社”能受到更多关注,希望辽宁的民间诗友能有更好的创作交流平台。
责编:闫尚
审核:刘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