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非遗版春节就来过个中国年
王海宁
自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转眼就到了该“实践”的时候——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来临。这个农历新年,成为世界非遗的春节,平添了普天同庆的味道。今天,我们虽从农业社会走进人工智能时代,但过年的方式却如酿酒,随着时间流逝越发醇厚有新意。
春节年俗本身就是务实生活与浪漫理念的结合。农历新年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思实践,也是生活美学的体现。过年,最初称为“稔”,谷熟之意,是祖先在冬春交替之月,祈福来年丰收。今天科技发达,早已走出靠天吃饭的困境,但依旧要尊重自然规律——四季更替。因为,秋收冬藏不仅是生产的节律、自然的脉动,更是生活节奏的底层逻辑。春节休养生息从古至今都是人心所向。宋代除夕前就会放假3天,从初一开始还要放假3天,古代官府封印,今天全民放假;无论古代大朝会,还是今天的公司年会团拜,春节总有一种年终岁尾、上下齐心,其乐融融,凝心聚力之感。而对于每个人来说,南来北往无论是谁都归心似箭,期盼团圆。
“年味”仪式感既从传统中来,又区别于日常生活。舞狮舞龙,庙会春晚,年画春联,只要听到这些词,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春节。而春节的传统年味儿的仪式感又决不只是某些文娱活动、食物装点的简单叠加。当下的我们已不再因为食物的匮乏而提前置办储存年货,但为亲友欢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诚意依旧;大家虽然不再相信“年兽”“门神”的神话,但对平安的期待依旧;过年串门不需要磕头作揖拜年,但是对长幼有序的道德规范认同依旧,对彼此祝福,对未来寄予希望的情怀依旧。过年的年味儿是人们对辛苦一年的自己的犒劳,是对蓬勃发展的时代礼赞,也是对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的继承。
每一个中国人不仅是春节文化的传承人,也是春节文化的创造者。全民努力过大年,一贯而下四千年,本身就充盈着满满的文化创造力。借鉴了陕北秧歌小调的《春节序曲》,是作曲家李焕之1956年创作的,只要一播放,无论你身在何处,都会不自觉地哼唱起来。从1983年至今已陪伴中国人40多年的“春晚”,早已是年味必备的文化大餐,成了我们创造的新年俗。有了发达的现代铁路交通,团圆前夕,才有上亿人口流动的“春运”。古人春节走亲访友社交时间有限,就用写拜年帖,类似画上图案写上祝福的名片,派人飞马送到亲友府上。今天通信发达,微信祝福表情包,传情达意决不输古人的祝福名片。“过年”在时代变迁中实现了传承创新,也正因如此,春节文化才如此深厚、灿烂、魅力无穷。
了解中国,“春节”是最直接的文化窗口,过一个中国年,就会了解中国人的道德规范、对家国的热爱。春节,既是千年传统生活的遗迹,又是当下充满勃勃生机的欢聚。团圆幸福年,是每一个中国人在漫长岁月里的期盼,也是我们文化和心理的坐标,在浓烈而醇厚的年味儿里,“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责编:王永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