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纪念馆找到“老伙伴”
本报记者 王卢莎
10月4日一大早,位于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入口处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熙熙攘攘的游客中,来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张吉林老人格外引人注目。“解放战争时期,我是一名空军飞行员!”今年已经92岁高龄的张吉林话语中充满了自豪感。
“纪念馆外场地上展出的飞机,我都能辨识出它们的型号,包括飞机上的雷达、机枪,我都用过。”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展区,再一次近距离接触到曾与自己生死与共的“老伙伴”,张吉林不禁微微颤抖,显得十分激动。
多年来,张吉林老人在牡丹江市担任空军义务宣讲员,讲解我国空军的光荣历史。“来丹东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就是要重温那段红色历史。回去后,我的党史课程又有了新内容,要把参观的切身感受讲给更多后辈听。”
抗美援朝纪念馆有20多位讲解员,国庆假期客流量大,他们每天的工作任务也很繁重。每位讲解员每天要讲上七八场,平均每场讲解50分钟。抗美援朝纪念馆宣教科科长宋丽萍告诉记者:“按照人员密集场所疫情防控要求,我们馆除了加强对游客体温检测及防护管理外,还严格执行每日限流制度,每日最大接待量控制在4500人,游客需要提前预约入场。”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