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住古艺|铿锵“东北大鼓”二百年兴衰传承(二)
前情提要:"网"住古艺|铿锵"东北大鼓"二百年兴衰传承(一)
(霍树棠在表演“东北大鼓”)
“梅家门”与“四大门户”
后人评价霍树棠表演的“东北大鼓”,一致认为他唱腔宽厚甜润,铿锵悦耳,表演稳中有动,动中有静,因此推选他为奉派“东北大鼓”的最杰出代表。
能够得到这样的评价,不仅是霍树棠本人平日里勤学苦练的结果,更包含了他从同行、前辈那里观摩、吸纳后的苦心孤诣。一段霍树棠个人的学艺和成名史,浓缩的是整个“东北大鼓”的百年演变和发展史。
霍树棠,原名霍润南,1902年生于辽宁省锦州北镇市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幼年父母双亡,十岁时被介绍给一位失明的算命先生领道。
在当时,“算命”分为“平算”与“弹算”两种,“平算”是只说不唱,“弹算”是边弹边唱。霍润南领道的这位算命先生操持的是“弹算”,每到一家,他都是手弹三弦,边唱边说。
一段时间后,霍润南也学会了简单的唱腔与段子。有一次在外唱曲时,霍润南偶遇奉天大鼓艺人王凌阁,对方发现霍润南嗓音宽厚,认为是个吃“张口饭”的材料,就表示想给他找个师父,学唱大鼓。
几天后,王凌阁带来了口中的师父,他的名字叫冯景和。
冯景和在当时颇有来头,他不仅是“东北大鼓”艺人,更是“东北大鼓”中“梅家门”的第五代传人。
所谓“梅家门”,其实与“东北大鼓”的起源有关。据耿瑛的考证,“东北大鼓”产生在清代:1783年,北京的弦子书艺人黄辅臣到奉天献艺,弦子书是一人手操三弦,坐着自弹自唱,后来,弦子书吸收了奉天一带的小曲小调,逐渐演变为大鼓书。
1873年,清代文人刘世英在记述晚清时期陪都沈阳的民俗著作《陪都纪略》中记载了“东北大鼓”:
讲通套,说的妙。
大鼓书,梅花调。
漫西城,拔高帽。
如狼嚎,似鬼叫。
鼓皮紧,使劲造。
其中“梅花调”是西河大鼓初名,“漫西城”本来为曲牌名称,当时奉天的文人就用此名来称呼刚刚产生不久的本地大鼓,即后来的“东北大鼓”。
1878年,清末翰林缪东霖在《陪京杂述》中也有相关记述:“说书,人有四等,最上者为子弟书,次评词,次漫西城,又其次为大鼓梅花调,文既荒唐,词句又多鄙俚。”
子弟书是北京八旗子弟创造的一种鼓词,文字高雅,缪东霖因此看不起漫西城、梅花调,认为“文既荒唐。词句又多鄙俚”,这与刘世英说漫西城艺人表演“如狼嚎,似鬼叫”,嫌弃屯大鼓土气,演唱时大喊大叫的态度是一致的。
但是群众却喜欢听这种大鼓,因为艺人擅说野史传奇,不仅情节曲折,而且故事热闹,唱词通俗,“漫西城”(“东北大鼓”)自此流行开来。
1914年,奉天教育司创办“奉天评词鼓书研究社”,当时报名者达到200余人,顺利毕业的评词艺人有21人,鼓书艺人有34人。
不过由于年代久远,清代以来很多艺人中并没有留下名字。1878年,奉天小东关外老君堂所立的“江湖行”祖师碑上,镌刻了部分“东北大鼓”艺人的名字,其中包括车德宝、王德生、李玉宽、黄玉林等。
通过祖师碑上部分艺人的生前回忆,“东北大鼓”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开始流行后,大鼓艺人中陆续出现佼佼者,其中以梅青山、清平志、胡鹏飞、赵花枝四位艺人最负盛名,随着声誉日隆,四人相继自立门户,于是“东北大鼓”出现了“梅、清、胡、赵”四大门户,每一门户下传十个字,一个字是一辈,各门各代新入门的弟子,都要按排字起艺名。
以“梅家门”为例,它传下了“隆、兴、成、奎、玉、山、河、江、海、湖”十个字,“江湖行”祖师碑上镌刻的艺人李玉宽、黄玉林,就是“梅家门”第五代“玉”字辈艺人。
在传承过程中,“梅家门”还发展了分支,传下了“敬、喜、卢、和、贵”五个字,其中“和”字辈与正支的“玉”字辈为同门同代不同支,冯景和正是分支中“和”字辈艺人。
(“东北大鼓”出版物)
拜师
1914年,霍润南在十二岁的当口,正式磕头认师冯景和。拜师仪式上,冯景和认为, “梅家门”分支中,“和”字辈之后应为“贵”字辈,但“贵”字辈里有名的成才艺人不多,而同辈的“树”字辈中却有陈树山、杨树明等有为后生,于是冯景和给霍润南选取了“霍树棠”的艺名,希望他这棵小树变成大树,像一株海棠花那样越开越红。
自此,霍树棠成为了奉天大鼓“梅家门”的第六代艺人,开始了艰苦的学艺生涯。
东北大鼓最早的演出形式是一人手操三弦,自弹自唱,没有人伴奏。后来演变为一人打板击鼓演唱,另一人用三弦伴奏,也可根据条件和需要,增加四胡、琵琶、扬琴、阮等乐器。
在东北大鼓的伴奏乐器中,鼓、板、三弦是最主要的。其中“鼓”又称书鼓,扁圆形鼓面直径23.5cm,鼓身通高7.5cm,由三根竹制的鼓架支放,立在距演员一步远的右前方,演员站着演唱时用右手持键击书鼓,用左手击打书板。
鼓在伴奏中起着指挥的作用。演出时,通过“开场鼓”、“套鼓”、“尾鼓”、“过鼓”、“锁鼓”(也叫“收鼓”)等不同演奏形式,掌握唱腔的起落、速度与节奏的变化,也能根据曲目内容渲染气氛,模拟、代替音响效果等。
“板”是由前、中、后三块收腰长方形枣木制成,板长17cm,上下宽4cm,板与板之间系一条红色的绸带或花绳,象征着吉利。演员在整场演出中板不离手,板既能帮助演员掌握节奏,又可以模拟如书本、杯碗、枪支等道具的使用。
“三弦”在演出中以前奏、间奏、小过门及尾奏等,对唱腔加以启示、补充、联缀,使每个曲目的音乐紧凑完整,充实丰满,增强艺术魅力。
霍树棠拜师冯景和之后,一边学艺,一边帮助师娘料理家务,这期间,他不仅要学习鼓板,更重要的是学习唱腔和唱段。
作为曲艺音乐的一种,“东北大鼓”的表演主要依靠唱腔来完成,伴奏或表演是配合唱腔的辅助手段。所谓“唱腔”,是指音乐与文学(唱词)的综合载体,唱腔与唱词紧密结合,构成了“东北大鼓”的突出艺术特征。
艺人在初学之时,过的第一关便是熟记唱词。由于之前未曾上学识字,如何识认唱词便成为了霍树棠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其实当时多数艺人都面临着类似的不识字的困扰,因此在学艺之初采用的方法也大同小异,已故的“东北大鼓”艺人陈青远在回忆自己的学艺过程时记得,当时每天等家里人都睡着了,自己就把笔拿起,将说的五段书大路子(即梗概)全都写下来。虽然一些艺人文化不高,甚至目不识丁,但也会写书道子,必要时还会画个锤、棍、门,或弄个符号,就知道是什么,怎回事,这样上场就能讲了。
熟记完唱词,怎样在舞台上“唱”出来,也考验着每一名“东北大鼓”初学者。目前流传下来的曲目显示,东北大鼓的唱词都是一种或叙事或代言的韵文,由若干组上下相对的七字句或十字句构成,每句唱词中所包含的词组可以分出四个节奏关系,表演者在演唱时对每一句都要做四顿,如——
七字句:(上句)三郎——甘弃——鸾凤——侣,——
(下句)七夕——空谈——牛女——星。——
十字句:(上句)杨贵妃——梨花树下——香魂——散,——
(下句)陈元礼——带领军卒——保驾——行。——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初学者学习五音六律,平仄韵,同时在演唱时练习吐字发音,注意唇、齿、舌、喉、鼻的运用,做到字正腔圆,唱出抑、扬、顿、挫之感。
如果不勤加练习,艺人在演唱时就容易“倒字”,使人听不准唱词的意思,甚至会出笑话。如前面的“三郎甘弃鸾凤侣,七夕空谈牛女星。”唱不好的话就会唱成:“伞浪甘弃鸾凤侣,启夕空探牛女星。”
(民国初年奉天西门脸(今西顺城)的“东北大鼓”表演现场)
五个流派
拜师学习“东北大鼓”,通常需要三年时间才可以出徒,但是在跟随冯景和学习一年后,霍树棠就开始了正式表演。究其原因,一方面得益于徒弟的悟性和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经济考虑:按照拜师仪式上的约定,学艺过程中,师父只供吃不供穿……
石淑贞记得,最初时霍树棠是跟随师父在辽西地区演出,每次在冯景和演出前,都会由霍树棠先唱几个小段。
其实在“东北大鼓”艺人成为“名角儿”之前,并没有可容纳成百上千人的书馆、茶社、以及炫目的舞台等待他们,每一名艺人都要遵循前辈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地从最底层摸索进阶,很多“东北大鼓”艺人都是从农村的田间地头开始了自己的从艺之路:每逢农闲,部分艺人会来到乡下,入门进户往炕头一坐,便开始讲起书来,农村的很多老年人愿意藉此打发时光,当时业内把这类“东北大鼓”艺人称为“摸干子的”。
待到技艺渐长,艺人们便进入城市,挑取人多的地方支个大棚,自顾自地表演起来。有的艺人甚至干脆不支大棚,只画个圈儿,一边表演,一边如江湖卖艺似的说:“有钱的捧个钱缘,没钱的捧个人缘……”这类艺人一般被称为“撂地的”或“画锅的”。
更高一等的艺人选择进旅馆,当时称他们为“串巷子的”。这类艺人往往通过熟人介绍,表演之前会被刻意让进去,然后有人高喊“说书的来了,大伙听听吧!”于是人群就围了上来,听完几段,观众会自觉掏钱打赏。整个表演结束后,艺人还要跟介绍人分账。
最接近成为“大鼓角儿”的,是“走宅门的”艺人。他们多选择督军、团长、旅长们的府邸,趁院子里人多时敲鼓,管事的发现了就会张罗,“进来讲一段吧”,对方如果听好了,还会约定明天再来。
正是通过这样的历练,霍树棠跟随师父,从辽西的北镇唱到了辽南的辽阳,然后又前往营口、海城等地。1919年,已经出徒两年的霍树棠抵达了沈阳。
作为东北最大的城市和政治、文化中心,当时沈阳城的“西门脸儿”与“南门脸儿”云集了各地江湖艺人,除了说相声的、拉洋片的、打把势变戏法的,“东北大鼓”是其中最受欢迎的曲艺表演形式。资料显示,当时沈阳有茶馆27家,全部以表演“东北大鼓”为主,共有演职人员283人,日平均观众2180人。
之前四年的游走献艺,以及在沈阳观摩其他“东北大鼓”艺人的表演后,霍树棠渐渐发现,师父曾经教授的唱腔技艺,在细微处与其他艺人的表演竟然存在有诸多不同,这种不同在多年后经过专家归纳整理,总结出了其中的本质:差异是来自地区间流派的分歧。资料显示,当时的“东北大鼓”分为五个流派:
奉派大鼓,以奉天为中心,包括了周边的开原、铁岭、新民、辽阳、鞍山、抚顺、本溪各市县,唱腔委婉缠绵,善于演唱《忆真妃》《黛玉悲秋》等爱情段。
西城调,以锦州为中心,包括周边的北镇、黑山、义县等市县,西城调的唱腔低沉悲壮,常演唱《孟姜女寻夫》《罗成叫关》等段。
南城调,以营口为中心,包括周边的盖州、岫岩、宽甸、庄河及凤城等市县,唱腔高亢雄壮,善于演唱《战长沙》《单刀会》《打登州》等金戈铁马段。
东城调,以原吉林省省会吉林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永吉、舒兰、榆树、集安等县,一度称做“吉林大鼓”,演唱《三国段》《水浒段》与《红楼梦段》较多。
江北派,以哈尔滨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双城、依兰、海伦、绥化、肇东等县,唱腔中乡土气息浓郁,多以演唱中长篇为主,兼唱短段。
霍树棠之前生活在北镇,跟师父学的其实是“西城调”东北大鼓,唱腔偏重于低沉悲壮,来到沈阳发现与其他艺人的唱腔存在差异后,不仅开阔了眼界,还为此后的从艺之路取得新突破开启了可能。(未完待续)
北国网记者 许蔚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