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住古艺|铿锵“东北大鼓”二百年兴衰传承(五)
前情提要:
新时代面临的危机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社会重新恢复原有秩序,有关复兴“东北大鼓”的话题重新得到提及,但此时的外部环境早已变换了模样。
东北音专(沈阳音乐学院前身)退休教师张玉梅发现,当时仅在少数县镇及农村还有一些专职或业余的“东北大鼓”演员在坚持演出活动,而在各大城市的曲艺舞台上几乎销声匿迹,即或偶尔有一个东北大鼓曲目,观众也常常是闻鼓而走。
在曾经的“东北大鼓”重镇沈阳,更是再难找到专门上演曲艺、尤其是“东北大鼓”的娱乐场所。即使出现了也不过是昙花一现:1980年9月,在沈阳大南门里,曾出现过一家专门演唱东北大鼓的大酉茶社,首演女演员是朱印志,三弦伴奏是贺福全。后来又有演员赵印亭和朱印志替换演出,听众多是老年人,很少有中青年前来问津,经营情况一直不佳。到了1982年左右,东北大鼓著名演员江玉洁也曾在该茶社演出,但仍没能从根本上扭转经营不景气的局面,大酉茶社勉强维持不久,很快自消自灭了。
针对当时的“东北大鼓”现状,1982年12月,中国曲协辽宁分会与沈阳音乐学院联合在沈阳宾馆召开了“东北大鼓”座谈会。经过几天的讨论,相关专家一致认为,“东北大鼓”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于内容陈旧,形式僵化,脱离现实生活,缺乏时代气息,缺乏艺术感染力。
一名专家还举例表示,“东北大鼓”传统曲目中的题材多是历史故事,唱词中深奥难懂的诗文、哀怨低沉的情绪、缠绵悱恻的曲调、冗长累赘的拖腔和不适当地运用了鼻音的哼唱、以及平淡的表演等,都距离当今时代的节奏太远,和今日观众的审美观点相悖。因此必然脱离群众,引不起共鸣,失去文艺的社会功能。
座谈会有部分专家提出了一些补救措施:多创作一些反映新生活内容的曲目,做到文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洗练,思想性深,故事性强,趣味性浓,要在研究鼓词写作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还有专家认为对“东北大鼓”进行音乐方面的改革也很有必要:在音乐改革方面最基本的就是唱腔改革,要开好头,结好尾,用好中间腔。“东北大鼓”既具有以唱为主的说唱艺术形式的共性,又有区别于其他说唱音乐的特性东西,有一种结合了行腔咬字(结合地方语言)、唱腔润色(结合地方民间音乐)的独特风格和韵味,因此在唱腔设计和说白的构思创作中都要十分考究,要唱得美,说得精,富于生活气息。
相对于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更多与会专家却发现了传承“东北大鼓”面临的更严峻问题:辽宁“东北大鼓”界的一些著名艺人相继谢世后,在世的演员也多数弃行改业,疏于技艺,为数甚少的年轻演员既不愿学也没有人教,“东北大鼓”存在严重的青黄不接、后继无人局面。
多数专家表示,除了内容和唱腔需要改革之外,更要挑选好年轻的演员及伴奏人员,因为曲艺和音乐改革的成果是要通过演员及演奏人员的二度创作才能完满地表现出来。绝不可以像临时工似的需要时随便拉一个人现教一下唱段即可以登台演唱,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自毁“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演员合影,后排左二是霍大顺)
寻找接班人,传承“东北大鼓”
寻找“东北大鼓”接班人的工作在座谈会结束后不久就陆续展开,通过一段时间的摸底调查,专家们发现,一些“东北大鼓”老艺人带过的徒弟们虽然因种种原因散落在各处,但仍有部分艺人具备相当程度的大鼓说唱技艺,于是他们陆续被发掘出来。这些艺人中就包括后来以评书《岳飞传》蛮声海内外的刘兰芳。
刘兰芳,1944年生人,从小随母亲学唱“东北大鼓”,1959年考入鞍山曲艺团。在她学习“东北大鼓”的过程中,霍树棠曾对她影响巨大。刘兰芳有一次回忆说,“当时来到沈阳,我每天都到曲艺厅观看霍老的演出,他的表演说唱俱佳,形神兼备,使我大饱眼福,增强了我从艺的信心。拜师后,霍老师教我唱《虎牢关》、《草船借箭》等“三国”名段,霍老年事已高,却逐字逐句教唱,使我永生不忘。”
另一名被下放到工厂当工人的艺人也被发掘出来,她的名字是江玉洁。
江玉洁,1937出生,沈阳市人,自幼随其父江岐山学唱东北大鼓,十四岁时登台演出,1959年进入沈阳曲艺团担任鼓曲演员。这期间被霍树棠发现,收为徒弟。
石淑贞还记得当时的拜师情景:霍树棠送给江玉洁一支金龙牌钢笔,希望她学书艺、学文化,将来成为一个又能写又能唱的好演员。不久后霍树棠教她表演《百年长恨》《杨靖宇大摆口袋阵》等优秀“东北大鼓”曲目。
其他的一些艺人,如陈丽君、陈丽霞、朱燕、魏小晶、张艳英等也陆续被找到。在与艺人们的接触过程中,专家们发现,他们的“东北大鼓”技艺或者是来自曾经的拜师所学,或者原本就是老艺人们的“家传”后代,第二种情况甚至更加普遍。
专家们于是对此进行了专门寻访,并很快有了发现:霍树棠的女儿霍桂兰当时正在沈阳市皇姑区液压件厂担任保管员,她六岁时由父亲亲自授艺,十四岁开始登台演出,1959年进入沈阳市曲艺团,后来被迫离开,但她的“东北大鼓”技艺却并未荒废。
更惊喜的发现是来自霍树棠的长孙霍大顺,他1948年生人,五岁时就能演唱东北大鼓《绕口令》,十六岁时进入沈阳第一运输公司从事装卸工工作。这期间,已经患病的霍树棠将“东北大鼓”经典作品《杨靖宇大摆口袋阵》一字一句口头传授,并由著名琴师贺福全为其“上弦”(即配琴)演唱。
霍大顺在爷爷去世后始终没有荒废技艺,曾在“东北大鼓”被中断的年代里,他仍旧在每天下班后钻进公司仓库独自练习,鼓书技艺精进的同时,终于从公司车队的联欢会唱进了全公司文艺会演、以及沈阳市交通部门文艺会演……
这些艺人成为了此后传承“东北大鼓”的中坚力量,尤其是霍大顺,他不仅参加各项宣传活动,还与姑姑霍桂兰、弟弟霍志航、妹妹霍志铃,以及三弦琴师黄建立等组成表演队,一起参演电视专题节目,同时不间断地深入公园、广场自发演出。
2000年,霍大顺的“东北大鼓”表演队参加“清代一条街民间文化展演”;2001年,表演队参加了辽宁省曲艺家协会举办的“霍树棠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现场的表演受到了专家学者一致好评。
(传承人证书)
2005年,辽宁省文化厅将“东北大鼓”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之一,向文化部写了申报书。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东北大鼓”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的霍大顺网页)
2013年,霍大顺接受“大帅府”邀请,来到昔日霍树棠唱堂会的地方,为游客进行国庆期间艺术惠民演出,借此进一步推广“东北大鼓”。到了2018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霍大顺以编号“05-2478”入选,申报意见显示:霍大顺专业水平较高,技艺精湛,在业界有突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师承谱系清楚,能够积极组织开展传承工作。
日前,采取数字化录音录像设备记录“东北大鼓”真实表现形态的“复排东北大鼓传统书目”正在紧张地录制中,由霍大顺主讲的“东北大鼓”培训班也已开课。霍大顺表示,接下来将会采取收徒传艺的方式,为“东北大鼓”的传承贡献力量。
北国网记者 许蔚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