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态持续净化 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我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显著
本报记者 刘 乐
开展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今年2月至12月,辽宁政法系统自上而下,分两批次开展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及“回头看”,坚持把党的领导、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为民服务、建章立制贯穿始终,有力有序推动教育整顿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政法系统的政治生态持续净化,纪律作风明显好转,素质能力得到增强,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多项工作成果位居全国前列,得到了全国教育整顿办和中央第一督导组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12月30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辽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新闻发布会,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于天敏介绍我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的总体情况,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相关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
提高政治站位 筑牢政治忠诚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一场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党中央作出部署后,省委高度重视,坚决扛牢主体责任,认真对标对表中央决策部署,研究制定我省贯彻落实意见,形成了一个实施方案抓总、一套组织体系保障、五大工作方案支撑、一系列制度机制规范的“1+1+5+N”工作框架体系。
同时,中央第一督导组下沉一线、严督实导,充分发挥督导“利剑”作用。强力推动之下,市县党委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压紧压实责任,狠抓落地落实。各级教育整顿办加强统筹协调,跟踪督办指导。党委政法委把教育整顿与政法工作深度融合,统筹指导和推动落实政法各条线工作。政法各单位党组(党委)履行直接责任,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各成员单位履职尽责、密切配合,全省上下形成了高位推动、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政法队伍的政治忠诚,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全省政法机关着力强化政治引领,夯实政治忠诚根基,各地各部门深入推进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确保广大政法干警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忠诚。
上好政治教育“第一课”及百年党史“必修课”,各地通过党委书记讲党课、政治轮训、理论专题讲座等形式,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让广大政法干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见贤思齐,上好政法英模“示范课”,举办“榜样力量”“老政法人”讲优良传统等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政法英模交流座谈会等,用英模气概激励警心。见不贤而自省,上好反面典型“警示课”,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广大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清除害群之马 整治顽瘴痼疾
清除害群之马,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全省政法机关从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坚决彻底肃清流毒影响,持续净化全省政法系统的政治生态。
加大正风肃纪反腐力度,在全国率先下发“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等文件,深入开展“千场宣讲”活动,以“自查从宽”引导、以“被查从严”倒逼,纪法协力,深挖彻查,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形成高压震慑。
从线索核查切入,深挖彻查“人情案”“关系案”,大力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轻违纪问题,有效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突出问题。统筹推进教育整顿与扫黑除恶常态化,紧盯涉黑涉恶犯罪、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攻克了一批“骨头案”,深挖了一批“蛰伏”黑恶分子,铲除了一批黑恶势力“保护伞”,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称赞。
据统计,今年全省侦办涉黑组织19个,涉恶犯罪集团30个,涉恶犯罪团伙16个,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569件,扫黑除恶战果保持全国前列。
祛除沉疴,须用猛药。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执法司法公信力的一些顽瘴痼疾,全省政法机关坚持全面筛查与重点排查、实体排查与程序排查、自查自纠与开门排查相结合,与案件线索查办一体推进,建立“6+2+N”顽疾整治任务体系,全系统全链条强力整治“六大顽瘴痼疾”,靶向施治损害法治化营商环境、引发涉法涉诉信访“两大突出问题”,统筹推进十一大专项整治行动,创建九大顽疾整治推进机制,剑指执法不公正、司法不廉洁、遇事不担当问题。
统筹“当下治”与“长久立”,全省政法机关还重点围绕正风肃纪、执法司法制约监督、干警素质能力提升、政法干部交流轮岗等方面,确定115项制度建设重点任务,形成《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政法领域执法司法制约监督制度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107项各具特色、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
“减存量”与“控增量”齐抓,猛药治疴与抓源治本贯通,一批长期制约公正执法司法的深层次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执法司法公信力得到明显提升。
加强成果转化 办好为民实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门搞教育整顿,让群众感受到实效是教育整顿的初衷。
全省政法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厚植为民情怀,把人民满意作为教育整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政法机关主责主业,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落实开门搞整顿,围绕严格公正司法、民生领域执法、公共法律服务、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执法司法人员作风等方面,找准查实群众普遍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为民办实事清单,共计开展“五进”活动4.91万余场,召开座谈会5565场,收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1.59万条,出台便民利民举措7262项,为群众解决困难和诉求问题7.95万余件,做到群众意见有反馈、群众呼声有回应。
推动转作风治顽疾实现“三个不用找关系”专项行动,集中突破一批立案难、破案难、执行难、发还难案件,坚决拆除“关系网”、斩断“利益链”、筑起“防火墙”。保持社会治安平稳有序,今年以来,全省违法犯罪总量同比下降7.38%,刑事立案同比下降2.91%,受理治安案件同比下降9.03%;持续推进命案防范治理,全省命案发案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永远在路上。全省政法系统将进一步巩固拓展我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成果,以更高站位、更严标准、更实举措,以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推动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努力锻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辽宁政法铁军,为开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贡献政法力量。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