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11名精英练一身"比钢铁还硬"的科创本领
鞍钢集团本钢板材炼钢厂转炉工艺创新创效攻关团队——
练一身“比钢铁还硬”的科创本领
本报记者 丛焕宇
在鞍钢集团本钢集团科创队伍中,板材炼钢厂转炉工艺创新创效攻关团队尽管只有11人,却是众人眼中实力超强、最年轻有为的精英团队。35周岁以下成员7人,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在成立3年多时间里,人人练得一身“比钢铁还硬”的技术本领,成了创新创效的中坚力量。
转炉工艺创新创效攻关团队始建于2018年12月,那时本钢板材炼钢厂炼钢作业区正全面推进技术攻关,急需技术人才支撑。11名技术过硬的业务尖子通过集团层层选拔脱颖而出。
创新创效攻关团队主要负责转炉炼钢工序工艺技术创新、生产指标攻关、“高精尖”钢种研发试制、智能化炼钢系统完善等工作,这对炼钢工序稳产顺行、提升产品竞争力来说,作用突出,责任重大。
“作为技术攻关团队成员,我们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只有人人练出一身比钢铁还硬的本事,才能打好铁、炼好钢。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克服各种困难,刻苦钻研技术,精益求精提升创新创效本领。”队长薛长江说。
“分工明确,精诚合作,团队在成立当月便完成了第一项科创攻关任务,各项技改措施率先在4号转炉实施,之后陆续在其他转炉推广。到2021年,7台转炉的有效复吹炉龄均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创造了历史最好纪录。”团队成员石鹏骄傲地说。
团队还积极探索碳脱氧工艺优化,2021年仅此一项技术就降低成本达2000万元。
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团队积极开展智能炼钢系统自主研发工作,建立了一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智能炼钢系统。全面推进后,减少了冶炼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和操作过程人为波动,让钢水的质量显著提高,各项智能炼钢系统的功能符合实际生产需求。
潜心科创同时,团队主动参与新品种钢的开发与冶炼。今年1月,团队成员克服出钢时间短、合金量特大的困难,助力本钢成功研发出被誉为钢铁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取向硅钢BRQ1。
创新创效,攻关不止。短短三年多时间,团队取得了多项历史性突破,炼钢作业区的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团队及成员先后荣获本钢集团科技进步奖两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还被授予“本钢青年精英团队”称号。
校对:盛楠
责编:闫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