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画卷丨倏忽温风至 因循小暑来
《映日荷花别样红》 国画 潘天寿
《湖庄清夏图》(局部) 赵令穰(北宋)
《莲池》 国画 于非闇
《小暑》 篆刻 杨宇
《小暑》 书法 董晓祺
《荷塘小鸟》 国画 张书旂
本报记者 凌鹤
提 要
每年七月七日左右为小暑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古人认为,小暑为小热,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小暑时节,我国小麦主产区收割完毕,民间有“食新”祈福习俗。在艺术创作上,从古至今,反映这一时节的书画作品大多以避暑、清凉为主题。
小暑时节,气温升高,盛夏开始,各地进入多雨季节,常伴随有大风、雷暴。在我国大部分的农耕区,经过农历五月的抢收抢种之后,小暑前后,除了北方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三候”离不开“热”字
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意思是说,在小暑时节,大地上很少有凉风,风中都带着热浪。蟋蟀也躲到墙角下避暑,连老鹰也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按照周代历法换算,文中的八月处于小暑节气,此时,蟋蟀在房前屋后避暑。
吃面食祈福
在古代,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小暑时节,北方小麦主产区已经收割新麦,“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请邻居乡亲来吃,共同表达丰收的喜悦。同时,这些食物要多准备一份来祭祀祖先,以保佑一年来的风调雨顺。
小暑节气也意味着华夏大地开始进入“伏天”。民俗说:“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们有头伏吃饺子的传统。夏日里人们食欲不振,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是开胃的食物,且饺子的外形像元宝,有“元宝藏福”的意思,吃饺子象征着福气满满。
避暑作品清新怡人
北宋画家赵令穰的《湖庄清夏图》描绘的是江南夏日暮霭笼罩的情景,表现湖边柳岸幽居的情趣。画风工致,笔墨柔润,画面所呈现的深远和平远基调,开创了新的画风。
国画大家齐白石画的蝉(见右图)栩栩如生。当代绘画大家潘天寿的扇面《映日荷花别样红》富有情趣与意境。淡墨淡彩中一朵明丽的荷花绽放,展现着不染尘俗的风骨。
“金陵三杰”张书旂的国画工于设色,尤善用粉,使其作品格调浓丽又清新、典雅而生动。《荷塘小鸟》中的小鸟,在其笔下不仅有美的造型,更有呼之欲出的动感,展现自然与心灵相呼应的艺术感染力。
当代工笔画大家于非闇的国画《莲池》,在设色上别具匠心——一朵洁白的莲花立于晕染的荷叶中,清爽、脱俗。
书法《小暑》由数次载誉全国书法大展的书法家董晓祺创作。其隶书取法《礼器碑》,赋予个人笔意,书风清雅、沉静,于古意中展现盎然生机。章草书体的灵动落款使全篇富于变化。笔法、章法的构成与诗歌立意、内容和谐统一,观之如酷暑中的绿荫,清心、怡情。
篆刻《小暑》,由多次荣获全国篆刻大奖的篆刻家杨宇创作。小暑二字为白文印,取法汉印平实一路。印面取长方形,以边框将两个字凝聚于方寸之内,别有意趣。“暑”字篆法细节处作以调整,个别笔画略作残破,古朴之感顿生。全印静中寓动,平中生奇,其篆法、章法、刀法与天地之气相契,令人产生舒爽之感。
微论
感悟“窗下有清风”
凌 鹤
小暑来了,三伏天即将来临。热,成为人们在炎炎夏日里的主要话题。笔者认为,清凉还要在“心”上做文章。
天地之气无论温热寒凉均是自然之气,是对生命的锤炼,完全回避并不科学。生命充满潜能与韧性,面对酷暑严寒,除了自身的免疫调节,意志与精神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眼前没有了遮挡之物,清风自然会从窗下吹进,凉爽之意顿生。字面之意是陈述客观事实,认真体味就会理解其中的哲学意蕴:人们面对复杂、曲折的状况,面对遮盖事物本质的现象,如何不蒙蔽双眼,如何培养睿智的洞察力,从而剥离迷雾、解开困惑,感受生命的快意。具备了这样的慧眼、达观,才能有“春有百花秋有明月,夏有凉风冬有暖阳”的生活态度。
小暑时节,难有令人惬意的清风徐来。但心灵的清风不管酷暑来或不来,它都在,因为这一缕清风是知识与学养赋予的处变不惊,气定神闲。这份“闲”是定力、是安宁的心绪,并非平庸的“闲”,丰富充实的心灵才有感知清风的格调。
小暑节气暑气渐盛,自然万物蓬勃生长,但人们在酷暑中需要忙于生活,忙于应对炎热中易生的疲惫、烦躁,忙于适应瞬息万变的天气,让心宁静、让精神清净做起来确实不易。这时不妨喝杯清茶,赏赏荷花,听段轻音乐,习习书法,读一本幽香绽放的典籍,让这些有益营养如清风般徐徐进入心灵,缓解酷暑中的压力与不安。秦观的《纳凉》诗即是让人们拥有一颗莲之心:“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大自然深邃神秘,自然之力不可违,人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无所适从,但人终归是有意志力、充满智慧的生命,在对自然的认知、相处过程中,变得更加聪敏、更加坚韧。战胜困难、战胜未知,是人类优秀的品质。今天的人们已经产生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我和解,与天地相适的共识,让生命与人生在一个良性、健康的轨道中有序运转。
小暑
“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古人认为小暑为小热,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
责编:刘新
校对:闫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