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中:做大做强现代果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本报特约记者 费灵雨
9月13日,葫芦岛市绥中县大王庙镇水泉沟村梨园里,一个个套着透明袋子的大梨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原本等到秋分节气就采摘,现在又延迟了10天,梨会更甜!”绥中县大王庙镇诚吉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长义说。大王庙镇是绥中白梨的核心主产区,当地一些老树的树龄已有300多年。上世纪70年代,绥中白梨曾闻名全国,远销东南亚。后来因种种原因,白梨品质下降,变得果皮厚、果肉硬,不再受欢迎。
吸取绥中白梨濒临淘汰的教训,绥中县奋起改变,坚持走“精品农业”的发展思路,改变种植模式,致力打造精品示范园、培育特色果品,果品产量和质量显著提升。目前,全县每年生产绿色果品42.5万吨,国家、省、市三级精品示范园达到109个,全县25个乡镇中有19个实现规模化栽植。
建设高效精品园,改造老梨园。如今,大王庙镇水泉沟村20余公顷梨园全部完成改造。“目的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王长义说,他们改变种植管理方式,用农家肥、生物酵素等代替化肥,同时采用生草覆盖技术,淘汰除草剂,使用生物制品农药,土壤有机质含量从0.1%提高到4%,果品质量大大提高。“皮薄金黄、脆嫩香甜,梨子本来的味儿出来啦!”
改造老梨园的同时,绥中县在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和省农科院的大力支持下,对新建梨园采取“大苗建园”的先进方式。明水乡小杨树沟子村果农孙宝军的梨园里,梨树高高瘦瘦呈纺锤形,煞是显眼。“这种树形好干活,摘果轻松,除草机也能进得去。再加上使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省工省时又省力。”孙宝军告诉记者,大苗建园见效快、产量高,梨树三年就能见果,第四年就进入盛果期,亩产可达4000公斤。
如今,特色品种“绥中白梨”已注册“关外第一县”水果品牌商标和“绥中白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连续10年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名牌产品。
“绥中白梨”商标成为辽宁省著名商标、中国公用区域品牌50强,区域品牌价值达到51.64亿元。
如今,绥中县由果业大县变身果业强县。全县完成各类老果园改造近13333公顷,达到果业种植总面积的1/4;争取国家级示范园建设项目8个、省级示范园建设项目13个、葫芦岛市高效精品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88个,县级、乡级示范园也达百余个;紧跟市场,不断引进新品种,果品种类日益丰富,仅苹果就引进了维纳斯黄金、烟富、岳系等品种,现有苹果、梨、桃、李子、杏、山楂、葡萄、蓝莓、樱桃等200多个品种。截至目前,绥中县已发展储藏库百余个,储藏量达30万吨以上,被省政府评为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
“已经订出去两万斤,就等着摘下来换钱啦。”望着满山的梨树和金灿灿的大白梨,孙宝军满脸笑容。不久前,绥中县重新对水果种植大户进行详细统计,并与大型电商公司联系,计划通过大型电商收购、网上直播、举办果品展销会和品牌打造等方式进一步开拓市场。去年开始,绥中县财政拨款79.5万元,在全县21个果树种植乡镇和2个大型果树农场设置159名村级果树技术员,实现重点果树种植乡镇一村一名果树技术员,成为全省唯一财政拨款设置村级果树技术员的县。
“现在‘嘎啦苹果’已经上市,需要入库指导;蓝莓也开始剪枝了,事不少。”绥中县农业农村局果蚕业发展科科长贺强说,“近一个月,我都在各个果园之间来回跑。果业是我们县的支柱产业,咋付出都值!”
校对:李莹
责编:闫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