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风采丨帮村民排忧解难的“娘家人”
帮村民排忧解难的“娘家人”
——记党的二十大代表、营口盖州市太阳升街道尚和寨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马俊
本报记者 佟利德
在营口盖州市太阳升街道尚和寨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马俊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娘家人”。
“娘家人”仿佛随时都在身边。不管谁家遇到困难,只需一个电话,马俊马上赶到。说到马俊,村民高延明赞声连连:“这些年,多亏了马书记。”2015年,高延明和妻子均患大病,儿子又患有精神疾病,一家三口欠下不少外债,生活陷入困境。得知情况后,马俊多次赶到高延明家中给予生活上的帮助,还个人担保为高延明家贷款5万元买了10头驴。通过养殖肉驴,高延明一家生活越来越好,如今家庭年收入已超过5万元。
今年8月,村里的种瓜大户高延涛为了扩大种植规模,急需新建10亩大棚,但10万元资金成了最大难题。了解情况后,马俊跑了多家银行进行反复沟通,最终成功帮高延涛办理贷款手续,解决了资金难题。
帮村民排忧解难,“娘家人”乐此不疲。几年来,马俊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500余件。
马俊常说:“帮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关键,是要让大家有事做,有钱赚。”过去,尚和寨村以种植玉米、苹果为主,种植品种单一,收益不大。为此,马俊多次到周边村镇学习经验,聘请专家教村民种植新品种,学习新技术。经过马俊的协调争取,村里成功引进两个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种植陆地无公害葡萄、李子等水果,不仅解决了村里上百名剩余劳动力就业,更激起村民干事创业热情。截至目前,尚和寨村已建起设施大棚1500多亩,人均收入超过1.9万元,不少村民买了小汽车。
乡亲们日子变好的同时,如何改善人居环境成了马俊更加关注的事儿。
以前,尚和寨村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2013年,马俊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一方面积极争取政策资金,一方面动员家人拿出积蓄30多万元,对村里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如今村里已修建两万余米水泥路、5000余米田间作业道,新建了7座便民桥,还建起了文化广场,村容村貌发生根本性改变。
村里发生巨大变化,“娘家人”马俊在获得村民一致好评的同时,也获得多项荣誉。2017年2月,马俊被辽宁省妇联评为先进工作者;2017年5月,被评为营口市劳动模范;2021年被评为全国妇联系统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
校对:杨 旭
责编:窦志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