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里的人间烟火】寒露·月白露初团
人间十月,大地凝露。秋意追赶着辽宁鞍山这座地处长白山余脉的小城,湖光山色里,景致愈发明艳动人。
千山脚下,累累硕果挂在枝头。夜露凝寒,万物皆秋。
今天,罗师傅将用到产自沈阳市辽中区的特产——寒富苹果,来烹制一道辽菜中的“家常菜”——拔丝苹果。

随着寒露节气的到来,辽宁的气候由热转寒。这时,人们的饮食多以润燥为主,多汁的水果是养生首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天气转凉,寒露节气标志着天气即将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正如民间俗语所讲,“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春吃芽、夏吃花,秋食果,冬食根。”罗师傅告诉记者,“尽管现在农业科技发达了,好多蔬菜水果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到,但是在老一辈辽菜师傅眼中,以当季蔬果作为食材来烹饪美食始终是首选。苹果有生津止渴、清热降火的功效,最适宜在深秋时节入肴食用。”

产自辽中区的寒富苹果是沈阳市的特产。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寒富苹果平均单果重量可达250克,最大可达510克。成熟的寒富苹果底色黄绿,果皮上有片状鲜红色,肉质爽脆,清香扑鼻,酸甜多汁,是烹制拔丝苹果的上佳食材。
将清洗干净、削去外皮的苹果切成大小一致的长条块,然后放入淀粉中抓匀即可静置备用。

在辽菜师傅的眼中,若要把拔丝苹果做得色泽金黄、块型规整,打蛋糊的手艺必不可少。
打上两枚鸡蛋,在蛋液中加入适量的淀粉,经过近百次的搅打,才能调成干稀适度的蛋糊。
当吸附了淀粉的苹果条与蛋糊相遇,外酥里嫩的拔丝苹果便成功了一半。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南飞,深秋天寒。海边突然出现很多条纹及颜色与雀鸟极其相似的蛤蜊,菊花也已普遍开放。
千山脚下,白云红叶,偶见早霜。重九登高节,也吸引了许多游人前往千山登高远眺。此时,糖丝满布、外脆里嫩的拔丝苹果更成为了亲友聚会餐桌上一道老少皆宜的甜品。

起锅烧油,当油温达到六成热时,将苹果一块块夹进锅中,炸至表面金黄,盛入盘中。另取一锅,锅中放入白糖和少许食用油,用小火熬至颜色发黄,随即迅速倒入炸好的苹果条进行翻炒,挂匀糖浆后即可出锅。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作为一道经典辽菜,拔丝苹果在罗师傅的眼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苹果有着‘平安’的谐音和寓意。”罗师傅说,“少小离家,拜师学艺,我很愿意给我远在山东的家人们做上一道拔丝苹果,把我的祝福也带给他们。”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菜品出锅后,罗师傅在糖丝的间隙中精心撒下了花瓣,并摆上了象征着“团圆”的苹果片。
记者 李冰
校对:闫尚
责编:杨东溟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神舟十四号乘组讲述183天在轨飞行经历—— “星空与我相伴,祖国和我守望”(讲述·特别策划)
- 设立帐篷区、改造边角地、开设自然课堂……多地探索公园绿地开放共享 城市里,共享一片绿地(倾听)
- 大美中国 候鸟北归丨苍鹭“衔”来的村庄
- 河北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宝贵机遇—— 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 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 中青网评:携手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 人民锐评|拒绝网络暴力,“按键”岂可伤人
- 打击网络水军、整治网络戾气……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重点整治9方面问题
- 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今日谈)
-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