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小米石 守护旅途平安
当我们坐在平稳的列车上,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一粒指甲盖大小的小石子,都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平顺度甚至是行车安全。这个春节,我们记者来到郑州站的线路工的工作岗位上,看看他们怎样用一颗颗小小的石子,守护我们的春运回家路。

上午8点,郑州站的线路工们已经检查了两条股道的钢轨和道岔,钢轨的水平高低和左右方向他们要格外细查。
米石,是一种只有指甲盖大小的小石子,因为特别小,大家都叫它“米石”。

中国铁路郑州局郑州桥工段线路工长 谢威:这就是米石,我们精挑细选出来的,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因为咱的轨枕面,上宽下窄,米石太大了容易卡到这里,太小了,起不到支撑的作用。
米石在出厂的时候特意做成了大小不一的形状,每次填充作业前,谢威和工友都会用筛网进行挑选,每一粒米石该放在什么地方,他都心里有数。

中国铁路郑州局郑州桥工段线路工长 谢威:这种米石放在这里正好,因为热胀冷缩,轨枕是上宽下窄,还不能给米石太多,这种米石比较粗糙,摩擦系数高,缓震效果更好。

中国铁路郑州局郑州桥工段线路工 李增辉:这些是因为受潮沾到一块了,得给它掰下来,用水冲干净再填到轨缝中,如果遇到稍微大的缝隙,也可以直接填进去,就像这样,刚刚好。
郑州站坐落于京广、陇海两大普速干线交汇处,也是郑太高铁、徐兰高铁联络线的连接点,春运期间日均接发高铁、普速、城际列车325趟,高峰时段,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趟列车通过站区。
在春运大车流、高强度、高负荷的状态下,路基设备容易出现高低不平的问题,填充米石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每次巡线,谢威他们都会带上几袋米石,发现钢轨哪里下沉,马上就仔细填上米石,还要用高压水枪把米石冲进轨枕下方,保证支撑起轨板的米石像石榴籽一样饱满贴合。所有工序完成,谢威每次还要把手指放在窄小的缝隙中感受轨枕板状态,才能放心。

中国铁路郑州局郑州桥工段线路工长 谢威:这种米石不能超过这个印,太多太少对线路都不好,平常我们干活都养成习惯了,不能戴手套,戴上手套对这个感觉不好,前两天下过雪,手冻得有点发麻。
填充米石只是他们检修中的一项,拨直钢轨、更换零配件等等,很多任务要同时进行。 2公里的作业区段他们每天风雨无阻要走三到四个来回,日行三万多步,中间不断弯腰低头查看。
上午9点,检修完成,满载旅客的列车平稳驶过他们的作业区段。

中国铁路郑州局郑州桥工段线路工 李增辉:有时候觉得我们就像这小小的米石一样,很平凡,我们这么多小米石抱在一起,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平安春运,感觉责任很大。

中国铁路郑州局郑州桥工段线路工长 谢威:每次透过车厢看到了旅客的笑容,大伙都觉得值。
(总台央视记者 李伟代)
责编:李 莹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