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去辽宁各地寻宝
文物,如同散落于人间的时光碎片,我们通过它们看见不因岁月流逝而消退的历史文化的星芒;博物馆,则像不断撷取精华、凝聚星芒的时光之河,无关迟暮、不问翻覆,让我们得以欣赏璀璨星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作为文化的“存储卡”和历史的“解码器”,博物馆承担着收集、研究、展陈文物的重任,是众多文物的栖息之地。
从今年1月起,辽宁日报大型全媒体报道“国宝在辽宁”开启。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在饱览了众多国宝级文物的风采之后,今天,我们要带您回到它们的“家”——博物馆中,去看看它们的“家人”,看看它们的“成长环境”,更深刻地了解它们为什么会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在辽宁,各类博物馆共有百余家。我们徜徉其中,体验着一场又一场的时空邂逅:在辽宁省博物馆凝望海内书画孤品,在沈阳故宫博物院感受满族人家的烟火气,在北票市博物馆倾听龙鸟啼鸣、花开花落,在牛河梁遗址博物馆邂逅红山女神,在辽阳博物馆描摹汉魏墓壁画……篇幅有限,我们只选择了省内的14家博物馆进行报道,但所听到的故事、所感受到的震撼已经太多。
这是一次博物馆的奇妙游。寻宝的过程,让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博物馆如同拥有神奇口袋的“机器猫”,有层出不穷的宝贝,有接连不断的惊喜,又像是能穿梭时空的“时光机”,带着我们一眼千万年,看人来人往,星辰轮转。
这是穿越时间的对话。我们与古人站在时间之河的两岸,面对同一件文物,产生同样的惊艳之感,同时又因时代不同而有着不尽相同的解读。一件件文物于地下被唤醒,几百岁、几千岁甚至几万岁,它们身上那些可能解开古老文明的密码,撩拨着我们的思绪,让我们能够望见从古至今的生命之和,千万年仿佛刹那间,眼见沧海桑田,花开花落。
这是来自同一片土地的心心相印。文物生长的这片土地,也以同样的温度和热情养育了我们,曾经吹过它们的晚风,同样拂过我们的脸庞。侧耳倾听,那来自远古的、深沉的记忆,那些历尽艰难欻然奏响的文明先声,伴着今天的风声在我们的耳畔回响,文脉在兹,传承不绝。
这是可以放纵无穷想象的奇绝缘分。每个博物馆里,都有并非当地出土的“外来”文物,它们激起了我们更大的好奇心,也让我们听到了更多荡气回肠的故事。它们何以来到辽宁?是艰难岁月里的一路辗转,还是和平年代里的文化交融互鉴?不管怎样,它们出现在了这里,被我们看到,被一代又一代参观者赋予了新的生命气息。
我们的神游和清思从这里漾开,共赴这场文化的盛宴。
汇聚于博物馆中的国宝,见证着辽宁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凝万古之志,汇千载之思,聚磅礴之力,启迪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赋予我们自信,给予我们前行的底气,激励我们走向更加光彩夺目的未来。
这片热土上,新的创造正在孕育生长,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
责编:盛楠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