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数字经济乘风起,高质量发展“新”中有“数”
中新网4月3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风起东南,有福之州。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今年4月27日-2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一年一度的数字之约即将在八闽大地上再度拉开帷幕。
坐上信息时代的高速列车,数字早已不再是“0”和“1”的简单排列组合,而是一股可以改变生产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数字化发展水平更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15.4万亿元,软件业务收入达到10.8万亿元。数字化发展能力的持续增强,助推我国数字经济迈向发展“新天地”,人民生活达成幸福“新指数”。
打稳打好新基建底座,下好数字经济“先手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前提,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设开通5G基站231万个,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5亿户家庭的能力;移动物联网连接数首次超过移动电话用户数,率先实现了“物超人”。
从天地一体的“云网融合”,到集约高效的“数字动脉”,再到绿色低碳的智能化网络……一张数字化、集约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网络正逐渐织就,成为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不断激活高科技、高品质数字生活的“毛细血管”。
攻关瞄准核心技术,下好数字经济“关键棋”。创新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EDA、数据库、操作系统等方面均取得重要的积极进展,且仍在持续发力缩小“技术鸿沟”,打好数字技术的“主动仗”。
精准定位,提前布局,打造增量,完善体系……今年的峰会中,作为重要环节的数字创新大赛,成为激发各类创新要素资源活力的展示平台,吸引了1.7万支队伍参赛,设置数字城市设计、数据开发、数字智造、网络数据安全等9个赛道,将在峰会期间举行总决赛。
持续发力提档升级,下好数字经济“制胜棋”。应用场景和需求拓展是数字技术发展的动力源,只有将新技术同生产生活场景紧密结合起来,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才能真正有益于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近年来,我国行业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超过25%,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7.2%……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显著体现,科技上的新成果、新亮点都落实成寻常百姓家的新实惠、新便利。
从数字福建到数字中国,再到链接“数字海丝”甚至赋能全球数字化转型,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不仅澎湃了榕城大地,更是托举起“数字中国”的坚定信念和“网络强国”的璀璨未来。(完)
责编:刘新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省纪委监委通报五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
- 操控超高压电流的“隐形冠军”
- 第一观察|传统村落保护,总书记这样强调
- 新华全媒+丨中国经验助力共创“无疟世界”
- 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习近平指明方向
-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丨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实干担当促进发展——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联播+|建设知识产权强国 总书记这样部署
- 2023年辽宁省“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启动
- 开局首季!看中国经济“成绩单”丨外贸“开门稳”增速如何“跑”起来?
- 中国星辰 | 叩问苍穹 习近平殷殷嘱托指引航天强国路
- 习近平向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五十周年纪念暨宣传周主场活动致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