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碗河蚌汤还是70年前的味道,他却再也没喝过……
一碗河蚌汤
在方家人的心里
不仅仅是一道菜
更是跨越70年的情感寄托

“叔叔最爱喝河蚌汤
没来得及喝,他就走了”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
从小失去双亲
与哥哥方洪启相依为命
哥哥方洪启靠给人放牛
勉强解决了兄弟俩的温饱问题
春秋两季水乡常见的河蚌
就成了兄弟俩最难得的美味

方直文从父亲方洪启那里学会了
做河蚌汤的手艺
多年以来
这是方家餐桌上最常见的一道菜
▲ 方直文(方洪有烈士的侄子)
“我爸爸说叔叔最爱喝河蚌汤
就是叔叔临当兵的时候
父亲就给他做了一碗
没来得及喝
叔叔就走了
他再也没有回来……”

一碗河蚌汤
成为亲情的纽带
是方直文对于这位
离家70年
烈士的亲人找到了
2019年3月
一条为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籍
烈士“方鸿有”
寻亲的信息在当地传播、扩散

在发动社会力量寻找的同时
安徽省当涂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工作人员也在档案中查找到相关信息
一份是1950年11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发出的
革命军人家属优待证明

还有一份是1983年换发的
《革命烈士证明书》的登记调查表
烈士的名字均写作“方洪有”

到底是“方洪有”还是“方鸿有”?
根据档案上记录的烈士家庭住址
工作人员到当涂县龙华村
进行走访调查
但却没有找到方家后人

就在工作人员一筹莫展时
一位网友在公众号留言说
“我们家就是方洪有烈士的亲人”
这位网友就是方洪有烈士的
侄孙女方娟

▲ 方娟(方洪有烈士的侄孙女)
“当时有一个小学同学
转发了一个烈士寻亲的链接
他就问我
‘方娟,这是不是你们家的?’
然后我一看方洪有
就是我家的爷爷”

经过DNA检测比对
证实了方娟一家
就是方洪有烈士的亲人

2019年9月
方娟同父亲方直文前往沈阳
祭奠离家70年的亲人

他们带去一罐家乡的黄土
放在方洪有棺椁的前方
这一抔土
归来仍是少年
他以年轻的面容活在家人心中
工作人员综合资料
还原了方洪有烈士
短暂但壮烈的战斗历程
1949年5月参军后
方洪有随部队参加了渡江战役
和解放大西南的战役
1951年3月
他又随部队入朝作战
两个月之后
1951年5月20日
方洪有牺牲

方洪有的遗物
无言地讲述着当年战斗的激烈
正是他和无数战友们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
以他们年轻的生命
照亮了胜利的图景

因为不慎丢失了叔叔的照片
方直文一直很希望能为
自己从未谋面的叔叔方洪有
画一幅画像

没有照片做参照
方直文只能按照自己记忆中
老照片里叔叔的样子
一点点描述
下巴尖一点
眼睛要大一点……

在画家的笔下
方洪有烈士的眉目
逐渐清晰起来
时间流逝
英烈的眼神依然清澈
面庞青春永存

“你们看看啊
这是你们小爷爷
你的外太公……”

此去经年,归来仍是少年
方洪有永远以年轻的面容
活在家人的心中
“叔叔,我爸想你
想了多少年
终于把你盼回来了”

2019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73091部队的
英名墙上刻上了方洪有的名字
时隔68年
他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部队
官兵们在英名墙前高喊
“欢迎革命烈士回家”

回家的路
我们一生会走无数次
而有的人
一次就用尽了一生,致敬,缅怀!
责编:杨东溟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省工商联制定三年行动方案 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我省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 80周年”系列活动
- 攻克技术塔尖 填补防锈空白
- 沈阳实行跨部门联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31个执法部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5G+无人驾驶”赋能智慧矿山建设——矿工坐在办公室里采矿石
- 康辉@大国外交最前线丨从历史到未来 中法元首会谈承载怎样的期待
- 时政Vlog丨久违的室外欢迎仪式,新的迎宾号角先听为快!
- 大连持续加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群众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得到实惠感到幸福
- 用雷锋精神点亮青年理想之灯——记2022年“最美高校辅导员”孔祥慧
- 辽宁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达18.5万人
- 我省公布首批餐饮食品浪费违法行为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