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安杖子古城曾是辽西走廊要塞
西周时建立,西汉时被毁,持续了千年之久——
凌源安杖子古城曾是辽西走廊要塞
安杖子古城遗址出土的西汉卷云纹筒瓦。
安杖子古城遗址出土的西汉封泥。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文并摄
开篇的话
辽宁有厚重的历史,而作为古代人群集中居住的城,则能反映出这个地区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内的历史文化。从8000年前的阜新查海遗址到明清古城,辽宁地域内广泛分布着古人留下的遗址,尤其是古城址,它能代表古人当时的社会生活状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更能准确地反映曾经发生在辽宁大地上的历史。
本报从今日起,在“发现”版面上推出“访古寻踪”栏目,从我省已经考古发掘的众多古代城址中,选取能表现辽宁地域文化特征和反映重要历史事件、很少见诸报端的古城址为报道对象进行深入采访,将精彩故事呈献给读者。
朝阳凌源市安杖子村附近有一座安杖子古城遗址。研究发现,这座从西周早期一直延续到西汉中后期的古城,持续存在了千年之久,在战国时期经历了地震,最终于西汉时期毁于战火。因其处于辽西走廊的“傍海廊道”上,地位相当重要。
1
安杖子古城始于夏家店上层文化
不久前,“首届辽西走廊历史文化讲坛”在锦州市举行。在辽西走廊的“大凌河廊道”中,汉代的“平冈县”是一处重要节点。有部分专家指出,安杖子村附近发掘的古城遗址应该是平冈县城。上周,记者来到安杖子村实地踏访。
虽说是村子,但安杖子村处于城市郊区,距离凌源市主城区不足5公里。在接连转了几个弯道后,采访车停在了一个写有“古城遗址”字样的指示牌下。
举目远眺,古城早已不见。2000多年的风雨在悄无声息中已将这里荡为一片平地。虽看不到城墙、城址,但古人当初在这里选址建城的良苦用心却能一目了然——古城东、南、西三面被群山环抱,北临一条被当地人称为“南大河”的河流。背靠群山,面向大凌河,这一地点不能不说是建城的绝佳首选。不仅如此,在占据了有利地形后,古人还特意将古城建在一座高台上。目前,高台遗址仍能清晰辨认。
1979年4月,我省考古工作者对安杖子古城进行过系统发掘。在随后的研究中,这座西汉时期古城的历史面貌以及这里曾发生的重大事件得到了部分还原。
古城的面积不大,呈不规则状。考古工作者测定,古城由一大一小两个小城组成,其中,较大的城址南北长150米至328米,东西宽200米至230米不等。小城近似梯形,位于较大城的东北角,南北长128米,东西宽80米至116米。
一般来说,西汉时期的城设有内、外两重城郭,平面布局呈回字形,
也有的把小城设在大城的某一角。城内有官署、庙堂、宅舍、作坊区,各区之间有石子路相通。安杖子古城布局符合西汉这一传统建筑布局。考古发现,小城设在大城的东北角,大城中间偏北应是官署区,西北为作坊区,集市和住宅区在城址北部。
在安杖子古城遗址内,考古工作者一共发现了夏家店上层文化(生活于西周时期西辽河流域的部落总称)、战国和西汉3个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出土了房址、封泥、陶罐、建房所用的板瓦和筒瓦等众多文物。
这些遗迹和遗物证明,自西周早期开始就有人在这里生活和居住。一代又一代的古人在这里经历并见证了政权的更迭,持续时间长达千年之久。考古发掘结果显示,到了西汉中后期,安杖子古城废弃。
2
古城官署在战国时期毁于地震
在安杖子古城遗址曾发掘一座战国末期的房址。这并不是一座普通的民宅,而是类似于官署。正是这座房址,将战国末期辽西地区地方官署建筑的真实样貌还原出来。
研究发现,这是一座黄土墙、黑灰瓦房顶的长方形房子,东西长12.75米,南北宽4.3米,有一条斜坡门道。值得注意的是,这座地方官署为半地下构造,房内的地面要低于外面大约半米左右。也就是说,古人要借助斜坡门道才能从屋里走到屋外。由此可见,战国末期,辽西地区的官署为半地下样式。
在官署的正门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两两相对的4块柱石,因此可以推断,这座官署的门前可能还建有门楼。虽然整座官署建筑较为规整,但除了瓦块外,并没有发现砌墙用的砖,考古人员推断,东北地区建筑用砖的时间要晚于用瓦。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这里遍地瓦砾,说明这座官署可能毁于一次地震。在官署的西山墙下,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人类骨架。这是一个年约50岁左右的男性,他直身躺在地上,左胳膊下垂,右侧胳膊紧紧地捂住腹部,张着嘴,在挣扎中死去。骨架的旁边没有发现随葬品,也没有墓坑。考古人员推断,他是在大地震的瞬间,被倒塌的官署房屋压住致死。令人惋惜的是,考古人员发现,在官署建筑倒塌后,有人在瓦砾上面活动,可惜他们并没有发现瓦砾下面有人。
战国时期的安杖子古城遗址还出土了250枚战国时期的货币。除了燕国铸造的货币外,还发现了赵国、齐国的货币。这说明,战国时期,远在辽西的安杖子古城与这两个诸侯国有着密切的联系。
3
西汉时期古城毁于战火
如果说,在战国时期,这个死于地震的男人令人叹息,那么,到了西汉时期,这座古城内发生的血淋淋的惨剧则令人触目惊心。
在距离战国时期地方官署建筑的西侧不远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条西汉时期用石子铺成的路。路的尽头是一个并不规则的埋葬坑。让考古人员想不到的是,坑内杂乱地分布着27个男性人头骨。
据测定,他们大多数为青壮年。这些头骨相互交错叠压,多数紧贴在一起,头骨上并没有发现任何伤痕。可以看出,这27个鲜活的生命是被砍头后,人头被人直接扔进坑内埋藏的。
这些人为何会被砍头?被谁所杀?他们又经历了什么?因为安杖子古城毁于西汉,有学者推断,这27个人可能是在古城被毁时,于激烈的战争或冲突之中被集体砍头。
除了灰坑、人头骨、陶盆、陶壶等遗迹遗物外,安杖子古城内还相继发现了19枚秦汉时期封泥。目前,大部分封泥被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
“封泥”是古人在将文书、信件、货物封闭后,在封口处盖着印章的泥团。封泥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目的是为了防止别人偷看或篡改文书。这19枚封泥,不仅对国内秦汉时期封泥研究提供帮助,更有助于确定安杖子古城的名称。一般规律是,封泥随信件由外城传入本城,封泥上的城的名字不会是本城的名字。
4
古城的名字目前有三种说法
40年前,我省考古工作者对安杖子古城进行了系统发掘,并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但这座古城在西汉时期到底是哪座城,学界存在争议,至今仍无定论。
目前,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它是西汉时期的平冈县,第二种认为它是西汉时期的石城县,第二种认为它是西汉时期的字县。不论古城是哪个县,它都属于西汉时期的右北平郡管辖范围,在辽西走廊傍海道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三种推断中,“安杖子古城是平冈县”的争议声音最大。一则,平冈县是西汉时期右北平郡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二则,如果古城确定是平冈县,那么,这座古城将与曹操东征乌桓、西汉名将李广有关联。
凌源市历史文化学会副会长朱德华认为,安杖子古城曾为平冈县,后来平冈城迁移到了其他地方。他的判断有多个理由:首先,根据“平冈”二字所代表的地形寓意,与古城山台的地貌相符;其次,在《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文献中,均对曹操东征乌桓路线有描述。
“曹操东征的路线是从无终(今天津蓟县),转道卢龙塞(今喜峰口),而后至凡城(今河北省平泉县南),再往东北出平冈。按路线看,由凡城往东北是现在的凌源,没有其他城市,可见平冈就在今凌源境内。”朱德华说。
朱德华表示,综合辽西郡望建置,特别是大凌河上游通向幽州的辽西古道,安杖子古城所在的位置与曹操征乌桓出师途中提到的“历平冈”相吻合。在古代,两城之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百里,安杖子古城恰处于白狼县北几十公里之处,这进一步增大了安杖子古城址是平冈县的可能性。
辽宁省博物馆原馆长王绵厚等学者也认为安杖子古城为平冈县。不同的是,王绵厚认为它是在汉代时从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黑城子村迁移过来的。
我省考古工作者完成对安杖子古城的考古发掘后,编写了考古发掘报告。该报告认为,安杖子古城为西汉时期的石城县。《水经注·大辽水》记载说明,石城与石城川水对应的位置很明确,即应在凌源东南安杖子处。安杖子遗址出土印有石城字样的陶片是最直接证明。而封泥中没有石城,也说明此处即是石城无疑。
朱德华告诉记者,石城县在西汉时也十分重要,它应在平冈移址后所立,即公元前100年前后借平冈旧址立县。又据《水经注·大辽水》的记载来推断,石城县存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00年后至公元元年之前,达近百年时间。废弃原因或因王莽时国乱,疏于管理,或因年久失修,或因战火被毁。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冯永谦认为,安杖子古城应是西汉时期右北平郡下属的字县。《汉书·地理志八下》中记载,“字,榆水出东。”这应该是审定字县地理位置的重要坐标。经过文献考证,所谓的“榆水”指的是流经今天喀左大城子的大凌河西支流,也就是今天凌源市的南大河。辽代曾在今凌源十八里堡南大河北岸建设榆州,这也可以佐证“榆水”的位置。如果“榆水”就是南大河,那么,字县就应该在今凌源的南大河流域。
冯永谦告诉记者,一些历史文献也曾指出字县在今凌源地域内,虽然并没有指出准确城址,但也缩小了范围。另外,安杖子古城内没有出土带有字县字样的封泥,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安杖子古城即为字县。
不过,朱德华表示,假设字县设在安杖子,其设立时间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早于石城,二是晚于石城,字县与石城几乎不可能同时存在。而如果早于石城,显然与平冈又同时,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为此,字县应在石城之后建立。石城废于公元元年之前,字县也就当在公元元年前后建立,这符合遗址没有封泥的情况。
无论安杖子古城遗址是西汉时期哪座城,都不能否认这里曾是辽西走廊“傍海廊道”上的重要据点。这一点,从出土文物可以证实。
责编:杨 旭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