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抢收抢种进行时 看一粒小麦如何为农增收

眼下,西南麦区迎来大面积开镰收获。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白泥镇,7000亩小麦喜获丰收,伴随着阵阵机器轰鸣声,农户们抢抓农时收割小麦。

与此同时,走近一些小麦成熟较早、海拔较低的农田,不少农户已经开始翻犁土地、覆膜、撒种……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白泥镇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广小麦收割后接茬种植高粱,保证农时不耽误、土地不撂荒。

传统石磨磨面加工面条在当地由来已久,这样制作出来的面条口感劲道。散布在各村的加工作坊,将会集体入驻产业园区,在规范生产的同时,保留传统方式。

农户种植有干劲、产业链条更完善,乡村发展有奔头。

记者:吴斯洋 崔晓强
部分素材来源:织金县融媒体中心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