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加大研发实现粮食利用最大化 耕好“无形良田”守好“大国粮仓”
央视网消息:加工环节是粮食损失浪费较重的一个环节。据估算,我国粮食加工环节的损失每年达150亿斤。近年来,各地积极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进应用节粮减损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粮食综合利用,实现粮食利用最大化。
![](http://news.lnd.com.cn/pic/003/006/322/00300632256_e71f473f.jpg)
在山东夏津县的一家大型面粉企业,每天有9000吨小麦被加工成面粉销往全国各地。如此大的加工量,企业把节粮减损的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到主要环节,极大地减少了粮食损失。
![](http://news.lnd.com.cn/pic/003/006/322/00300632257_3022f210.jpg)
![](http://news.lnd.com.cn/pic/003/006/322/00300632258_5fd3dcd2.jpg)
通过刮板输送机将毛麦送入全封闭的生产车间,一粒粒毛麦在经过风选、磁选等16道清洗工序后变成净麦,便进入制粉研磨阶段。在制粉研磨工序上,通过技术升级,利用八辊磨粉机,减少了磨辊的研磨力度,避免了物料过度升温,造成天然营养成分的破坏,保证了优质粉的出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以上,最大程度保证了研磨过程中小麦原有的营养品质。
![](http://news.lnd.com.cn/pic/003/006/322/00300632259_9236f72a.jpg)
![](http://news.lnd.com.cn/pic/003/006/322/00300632260_90da5d76.jpg)
![](http://news.lnd.com.cn/pic/003/006/322/00300632261_6dcb771d.jpg)
![](http://news.lnd.com.cn/pic/003/006/322/00300632262_e4a6c66e.jpg)
在山东泰安,香甜绵软的面包、松软蓬松的馒头,面食里都加入了小麦糊粉层。小麦糊粉层在业内被誉为小麦中“软黄金”,但是,由于极难分离,此前的制粉工艺通常将糊粉层与种皮一起剥离成为麸皮,广泛应用于动物饲料辅料。而依托先进技术,当地攻克了用纯物理方法分离糊粉层的世界性难题,实现了2000万—3000万吨麸皮的高效再利用。
![](http://news.lnd.com.cn/pic/003/006/322/00300632263_37928a1c.jpg)
![](http://news.lnd.com.cn/pic/003/006/322/00300632264_8d41e9c4.jpg)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不断促进粮食加工环节减损增效工作。各地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改进技术装备,粮食部分加工损失率已经控制在2%以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责编:李明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