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文明发展 文明铸魂技术创新
光明网讯(记者 袁晴 李汶键)6月26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主论坛在山东济宁曲阜举行。其间,业界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文明向何处去”议题展开讨论,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之道。
数字技术为人类文明赋能,人类文明为数字技术铸魂。当今世界已进入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AI)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风险和挑战,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两千多年前,儒家思想在尼山生发传播,圣贤的智慧化作丰沃的土壤涵养众生。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人工智能发展方兴未艾,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革远超想象。绵延数千年的智慧,穿越历史,在传承创新中再次照亮人类文明的天空,并给出人类文明延续的时代答案。
新秩序加速而至,从中华文明中汲取发展智慧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应该尊重人类的尊严和价值。儒家思想和人工智能伦理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儒家思想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这些都是人工智能伦理所关注的问题。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张维为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回应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挑战,他认为可以从中华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中汲取智慧。张维为强调,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努力,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造福人类。
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副司长沈健表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不是一家之言,也不是几个国家商量着办就能解决的,需要各国共同参与。各国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坚持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推动健全各方参与协同共治的人工智能治理机制。
人工智能加速变革,与其相关的伦理规范、风险框架以及治理理念和模式的探索被广泛关注,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正在成为世界共识。
新技术加速普及,产业革命引领未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如何更好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能否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
微博首席运营官、新浪移动首席执行官、新浪AI媒体研究院院长王巍表示,每轮信息技术的变革,媒体是非常关键的应用场景,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机遇更是大于挑战。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将帮助内容生产主体以较低的成本自动完成创作,快速高效地生产出更贴合其行为习惯、语气语调、又紧贴热点的内容。
“人工智能可以赋能提高生产力,让人类有更多时间去创造、去思考、去带来全新的东西。”印象笔记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唐毅说,人工智能行业已经产生了标注师岗位,在不远期的将来,也会产生新的高质量工作,这些都是积极现象。
“科学向善,AI也是向善的,人工智能对人类的进步有很大贡献。”在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范建平看来,AI大模型无所不知,使得“知识渊博”不再是人类的重要技能,但有一种能力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技术永远不可能拥有的,那就是自主创新、自主思考并解决未知科学问题的能力。
新机遇亦是挑战,文明形态转型重构
每一次巨大的创新都会对旧的技术和生产体系产生极大的冲击,重塑甚至颠覆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工智能如何促进人类数字文明进程发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张维为说,延续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至今依然生机勃勃并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转型,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文明具有守正创新、拥抱新事物的传统。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需要中华文明所擅长的协商、民主,国际社会确实有太多的技术问题、伦理问题、法律问题等等,亟需共同商量、民主协商,才能真正进行管控和找到解决的方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总裁范建平认为,人工智能的应用落地涉及跨国、跨文化,其终端产品进入一个国家,要符合当地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规范、法律制度。因此,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更要推动交流、互鉴、包容,推动在人工智能在伦理规则层面达成更多共识,由此在全球市场实现更大程度流通。
尼山,孔子的诞生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世界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相约尼山,共话数字文明发展方向,就是要探索人工智能将以何种形式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推动各方在数字时代更好挖掘历史文化时代价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开辟新道路,共同推动人类文明事业发展进步。
数字文明尼山对话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山东省人民政府承办,山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济宁市人民政府协办,于6月25日至27日在山东济宁曲阜召开。作为国际组织成立后首次举办的专题性活动,对话以“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为主题,聚互联网界之智,谋数字文明之治。
责编:李莹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