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武夷山国家公园再添新物种
央视网消息:随着生物资源本底调查的持续深入,科研团队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根据今天(7月8日)的最新发布,武夷山国家公园再添5个昆虫新种。
此次公布的5个新物种是黄隐肩舞虻属的5个昆虫新种,分别为短突黄隐肩舞虻、合斑黄隐肩舞虻、九曲溪黄隐肩舞虻、方突黄隐肩舞虻和武夷山黄隐肩舞虻。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博士 马方舟:黄隐肩舞虻类的昆虫体型普遍都比较小,成虫的体长是在1.8mm—2.8mm之间,雄虫的腹部末端比较粗大,雌虫比较尖细。它们的幼虫是在地被物下、石块下或者是土中生活,成虫多在植物表面和地上活动,主要捕食包括木虱、蚜虫这些重要的经济害虫或者卫生害虫。

据介绍,这一年多来,科研人员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瞭望台、小南丁坑等调查点以及九曲溪旁,采集了大量昆虫样本,通过体视镜和显微镜下观察成虫样本形态特征,利用形态分类学手段鉴定为新物种,相关成果于今年3月在昆虫分类学权威期刊上发表。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博士 马方舟:咱们这次发现的5个新物种,对厘清黄隐肩舞虻属昆虫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利用生物防治进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包括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评价的指示生物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自2016年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发现24个新物种,极大丰富了武夷山的物种记录。
责编:李 莹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