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服务离校不离线
本报记者 韩秉志

“2023年北京地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近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会场内,面对面试官的提问,应届毕业生曾凡迅从容回答,很快就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初步意向,“线下直接交流能深入了解企业情况,有助于获得更好就业机会”。
“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招聘会。”北京市就业促进中心毕业生就业服务处处长丁玎表示,近期高校毕业生陆续离校,也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与教育部门启动高校毕业生信息对接的关键时期。“我们抓住这个时间节点,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开展就业服务。作为2023年暑期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的首场线下招聘活动,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离校时就业服务不离线。”
北控集团、金隅集团、北辰集团等110余家知名企业提供了大数据工程技术、文案策划、人力资源专员等1100余个就业岗位。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万晓晖告诉记者:“这次带来了财务管理等多个岗位,招聘需求在20人左右。”
在招聘会现场,求职的大学生还能获得就业创业服务的指导手册。手册结合北京市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详细梳理了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包括用人单位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
“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北京开展实名制登记服务,建立实名制台账。辖区就业服务专员将主动联系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为他们提供至少1次政策解读、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丁玎介绍,北京市将对困难家庭毕业生开展“一人一档”“一生一策”精准帮扶,为每人至少提供3个就业机会,优先推荐岗位、组织培训见习和职业指导,促进尽快就业创业。
在6月30日至8月31日“2023年暑期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期间,北京市预计组织各类就业服务活动120余场,60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北京市还将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主动对接本地重点企业、政府投资项目、工业园区等,陆续举办专精特新、人工智能等行业专场和困难家庭毕业生、中小微企业等特色专场活动。
责编:杨 旭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