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新技术助力早稻增产 多举措保障粮食颗粒归仓
央视网消息:眼下,早稻大省江西的1800多万亩早稻全面开启收割。
在赣州的兴国、宁都等地,早稻长势喜人、稻谷金黄、颗粒饱满。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驾驶收割机在田间穿梭作业。今年,当地引进了早稻新品种,增产效果明显。

在宜春市上高县,当地大力推广“两优一增”水稻种植技术,并推出多项收割后的服务举措,减少粮食损耗。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粮食安全保障中心主任 刘权树:目前,我们已经腾出仓容17.37万吨,为收购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同时,全县34家稻谷烘干企业正为农户开展收割后的水分烘干、临时代储等服务,保证了粮食品质,减少了粮食损耗。
责编:杨东溟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