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蜀锦闪耀成都大运会
新华社成都7月23日电(记者张海磊、童芳、胥冰洁)发源于四川的蜀锦距今有上千年历史,与云锦、宋锦、壮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如今,这种传统织造技艺牵手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向世界展示中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也重现着千年丝绸之路上沟通东西、联通世界的荣光。
7月7日,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所长胡光俊展示大运会奖牌绶带纹样,其中有芙蓉花、太阳神鸟、棋盘格及大运会会徽。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蜀锦兴于春秋战国,繁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古蜀国桑蚕养殖业发达,第一代国王名号“蚕丛”象征对蚕的崇拜。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立人像服饰有蜀锦、蜀绣特征,金沙遗址出土有丝织品印痕,成都百花潭出土战国时期青铜壶刻有“采桑图”……不同时期出土的文物都仿佛讲述着蜀锦在这片土地上的起源与发展。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是唐代诗人杜甫诗作《春夜喜雨》中描述春雨之后成都繁花似锦的美景。早在汉代,成都就有蜀锦专管机构“锦官”。2013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的4台织机模型,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此类织机的实物。
如今走在成都的街头,锦里、锦江、濯锦楼……处处可见蜀锦与这座城市的血脉相容。
这是6月7日在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拍摄的蜀锦制作。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蜀锦不仅在国内深受喜爱,还经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销往国外。“汉唐时期,成都生产的蜀锦就已经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流通的主要商品之一了。”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所长胡光俊说。法国归还中国的敦煌文书复制品上,清楚记载着五代十国时期,西域商人在丝绸之路上招徕顾客、叫卖蜀锦的场景。
那些满载蜀锦的马匹,陆续从成都出发。伴随着清脆的铃铛声,商人们的吆喝声,蜀锦逐渐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瑰宝。
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蜀锦织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胡光俊介绍,蜀锦是采用重经多纬技术,呈现的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和这几种结构的变化组合。“蜀锦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他说,从设计图案到通过织机制作出来,先需要意匠师对图案进行二次转译,将图案和色彩转换成可布线的矩阵图样。随后再进行装造工艺。“这个环节最难,相当于通过上万根丝线,对花纹进行编程,织出有图案的锦缎。”胡光俊说,完成装造过程后,就可以过渡到织机上由工人操作开始编织。
6月7日,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所长胡光俊向记者介绍蜀锦织机的原理。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现在的一些成语如一丝不苟、丝丝入扣、错综复杂、七上八下……都与这个环节有关,可见其复杂程度。”胡光俊说。
如今,历经发展,蜀锦既是成都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标志。在大运会即将举行之际,成都再一次向世界亮出这张引以为豪的名片。
走进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一台木织机放置在大堂中央,生产区8台织机在工人的操作下织锦声终日不绝,角落处织机零部件、纱线仿佛诉说着这段悠长的岁月,墙上挂满精美的作品。
成都大运会奖牌绶带就出自这里。正反面主色分别为蓝色、红色,融入芙蓉花、太阳神鸟、棋盘格等元素,在自然光线下反射出不同的色彩……胡光俊和设计团队一起,在宽2.5厘米、长105厘米左右的绶带上,完成精细复杂的纹样设计并用蜀锦技术制作出来。
1971年到成都蜀锦厂开始接触蜀锦,如今胡光俊已经从事这个行业53年,他也是为数不多的掌握整个织造技艺所有工序的人。“借助大运会把蜀锦织造技艺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感到非常荣幸。”他说。
以同款蜀锦绶带元素设计的成都大运会主题邮品“蜀色锦梦”也吸引着蜀锦爱好者关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市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集邮拓展负责人刘凯介绍,礼盒由三部分组合而成,第一部分是大运会主题的立体模切的画面;第二部分是缩小版的蜀锦绶带;第三部分则是以邮票文化为主的蜀锦邮册。
“蜀锦是成都独有的名片,设计之初就想既能体现这一特色,又能体现大运会,奖牌绶带元素很好地融合了这两方面。”刘凯说。
走入成都大运会特许商品店,一款唐装系列的吉祥物“蓉宝”穿上了有蜀锦特色纹样的衣服。
这是6月7日在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拍摄的带有蜀锦元素的成都大运会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纺织工程学院副院长胡雪梅介绍,这两款唐装是由蜀锦非遗大师、专业教师、非遗文创社团和各类文创企业构成的蜀锦创意产品研发团队共同设计制作的。
近些年,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以蜀锦为依托搭建了蜀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平台,建立了蜀锦织造技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四川省省级蜀锦织造技艺大师马德坤是学校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学生对蜀锦技术和纹样设计感兴趣并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来。
“蜀锦织造技艺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财富,在今天仍然有它的生命力。”马德坤介绍,为了让蜀锦走入更多人生活,他们保留原有的礼品、装饰品等产品设计方向外,还结合当下现代生活方式和时尚流行趋势,从室内软装饰品、文具、小家电、科技产品等领域进行产品设计研发。
责编:李明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