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放在“六个必须坚持”的首位。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原点,是贯穿这一思想的一条红线,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就要从中感悟“人民”真义,深刻领悟、准确把握“坚持人民至上”这一重要立场观点方法,将“人民至上”理念镌刻在心中、践行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谱写不负初心使命、不负人民的华彩篇章。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站稳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谋划推进工作时要坚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判定,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实事,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要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从群众的评判中知得失,努力赢得百姓“口碑”,写好“为民服务”的新答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常怀“为民之心”。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执政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之中,具有开创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每一名党员都要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紧紧抓住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既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又着力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权益,对照好民生清单,在社会保障、教育惠民、交通出行、城乡建设等各方面,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举措,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久久为功、争创实绩,以行动践行为民初心,以成效赢得民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走群众路线,顺应“民之所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百余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世所瞩目的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恪守、全力践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坚持群众路线,切实把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汇聚到攻坚克难谋求发展上来。调查研究是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干部作风、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带头践行的重要工作。以“千万工程”为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浙江工作时,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25个县,深入开展调研,充分掌握省情、农情后作出的重大决策。它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只有紧紧依靠群众,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更好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广泛凝聚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与力量。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干事创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拜群众为师,广纳四方之言,顺应“民之所盼”,唯此才能真正取得成功。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激发人民创造伟力,更好凝聚人民智慧力量,坚决杜绝“坐井观天”,坐在大楼里拍脑瓜、关在办公室里想当然。要经常深入群众中去看一看、听一听,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最好的老师,虚心与群众交流,尤其是要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回应人民关切和期待,根据百姓的切实需要去谋划推进工作。
来源:大吉网-吉林日报数字报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