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平“伤疤”变废为宝
辽宁省政协举办“加快推进废弃矿山综合治理”专家协商会
抚平“伤疤”变废为宝
本报讯(记者 王金晶)大型废弃露天矿坑犹如城市“伤疤”,给居民生活、周边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亟待综合治理。日前,围绕“加快推进废弃矿山综合治理”,辽宁省政协举行了专家协商会。
会上,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抚顺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辽宁省废弃矿山综合治理有关情况。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专家们围绕议题积极建言。
“目前,抚顺煤矸石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程度相对较低,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省地矿集团党委书记王恩滨建议,发挥科研优势,开展固体废弃物调查和综合利用研究;以抚顺煤矿固体废弃物为典型示范区,建立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体系;以企业为主体,提高矿山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意识,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
抚矿集团西露天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肖平提出,抚顺西露天矿综合治理目前还存在治理资金投入尚有缺口、存量资源未能充分利用、转型项目仍需政策支持、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不足等现实问题。他建议,统筹“治”与“转”,加快清洁能源战略布局,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化央企与辽宁合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深化产学研联动。
省政协委员、抚顺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顾建锋则认为,在推进矿山综合治理过程中,需要继续推进抚顺国家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争取创建工作;进一步明确西露天矿治理的主体责任;将矿坑治理与工业旅游、城市休闲旅游开发结合,通过产业发展支撑矿坑治理;以投融资机制的创新推进西露天矿治理。
省政协委员、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王者超提出,对废弃矿山实施分阶段分区治理与利用;建立现场试验场,研发治理利用关键技术体系,形成开发治理利用相关产业链;寻求政策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和机构参与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吸引公众参与。
“要积极探索市场化机制。”省政协智库专家、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教授王振宇建议,鼓励金融机构使用直接融资方式发行绿色金融债券,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废弃矿山修复,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提高废弃矿山综合治理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生态修复技术创新,要充分借鉴国内外露天矿山成功治理模式;由抚顺市与抚矿集团成立西露天矿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的平台公司,在省市政府主导下,组织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建立和完善西露天矿天空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省地矿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立国建议。
专家们直面问题,畅所欲言,不时就关心的话题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辽宁省副省长靳国卫表示,专家们的发言非常专业,对于下一步做好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帮助。省政协副主席王明玉表示,这次协商会开得质量很高、效果很好。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