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深入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 以法治之力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本报讯 记者黄岩报道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法治是重要保障。9月7日,记者获悉,目前,全省已实现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和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全覆盖,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及在乡村地区的推广使用取得实效。今年以来,全省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化解矛盾纠纷16万件,“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解答咨询满意率达99.78%。
近两年来,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着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建设、乡村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乡村法律服务多元化发展、提升乡村法律援助质效等重点工作,为全面推进辽宁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让法治的种子在乡村扎根,普法工作至关重要。为进一步提高普法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我省将基层社会治理与普法阵地建设相结合,在全省开展依托村(居)民评理说事点打造普法示范点工作,目前省市县三级普法示范点覆盖率达到40%,2025年年底前达到100%。
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1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00个。我省加强动态管理,定期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复核工作,进一步提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质量,并将村(社区)干部等纳入“法律明白人”队伍,对全省6.8万名“法律明白人”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
公共法律服务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服务性、保障性作用。我省推进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服务向乡村延伸,不断提升涉农法律服务水平,目前,全省有37家公证处开通网上办证,36家公证处开通远程视频办证,服务已覆盖全省,切实满足了广大乡村群众办理公证业务的需求。“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共办理司法鉴定业务18740件,其中涉及“三农”事项约占20%;办理农民和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6024件,有力保护了其合法权益,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责编:盛 楠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