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雷锋故事 播撒红色种子
本报记者 崔振波
“接过雷锋的枪,雷锋是我们的好榜样……”10月4日,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歌声嘹亮,还没到开馆时间,大门口就排起了长队,八方游客络绎不绝。
确认工作日程、准备讲解内容、整理仪容仪表……讲解员杨韵开始了新一天忙碌而充实的工作。上午9时,第一场讲解开始。“鞍钢当年有两种型号的推土机,因为雷锋身材矮小,厂里建议他开‘小车’,但他为了多生产,坚持开‘大车’。可坐在里面,看不到前面的铲子,站又站不直,只能猫着腰开车,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一份份珍贵史料、一个个红色故事通过杨韵饱含温度的声音和生动的讲解方式进入游客耳中,让他们深刻理解了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一颗颗学习雷锋精神的红色种子在游客心中生根发芽。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分为两层,一层采用高科技动态场景与艺术品插画等手段相结合,生动翔实地再现了雷锋的成长历程和雷锋精神的内涵。二层展示了全国学雷锋活动的源起和发展脉络,以及全国学雷锋活动的成果。完成一次讲解至少需要40分钟,杨韵用详细而又有亲和力的讲解,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赞许。
参观完雷锋纪念馆,来自吉林省长春市的游客杨成斌说:“感谢讲解员为大家带来这么精彩的讲解,让我们一家人不虚此行。”观众王思涵为杨韵点赞:“讲解员小姐姐讲得真好,让我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一名红色讲解员,杨韵在讲解时针对不同参观群体,采用不同讲解方式,力求做到“每一次讲解都不是简单的重复”。
每个节假日,都是讲解员最繁忙的时刻,常常刚接待完一批游客又来了一批游客,一整天都在不停说话。“讲解员的工作虽疲惫,但也有欣慰。”杨韵告诉记者,每当想到能让更多观众聆听雷锋故事、学习雷锋精神,她都更加享受、热爱这份工作,觉得特别光荣。她表示,作为一名传播雷锋精神的工作人员,自己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好雷锋精神的讲解者、传承者、践行者,讲好雷锋故事,广播雷锋精神的种子。
责编:曹思洋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用好红色资源 增强党员干部党性
- 多彩非遗扮靓沈阳节日文化空间
- 5.6亿元稳岗返还资金直达8.1万户经营主体
- 把人社事业发展融入辽宁全面振兴中
-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阿拉伯文版首发式在开罗举行
- 辽宁省巩固增势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举措
- 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2022年度部门预算
- 江苏省辽宁商会会长、南京扬子混凝土公司董事长彭小冬——辽宁是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
- 辽商总会副会长、沈阳三洋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姝颖—— 愿为家乡振兴发展多出一份力
-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建设东北海陆大通道 应聚焦三个转变
- 中国欧盟商会秘书长唐亚东——把辽宁介绍给更多欧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