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
王 磊
核心提示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彰显了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马克思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与时俱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新时代文化发展需要,着眼文化强国建设,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突出特性,以一系列创新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飞跃。习近平文化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提出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阐明了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了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的政治保证;基于先进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组成,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基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中的主体性作用,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彰显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提出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宣示了我们党对待民族历史文化的基本态度等。
彰显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思想引领方向,方向决定道路。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领导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旁落,否则就会犯无可挽回的颠覆性错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强大实践伟力。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取得新成效,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越发深厚;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贯彻落实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就如何赓续传承文脉这一问题给出了明确答案;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坚持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推出更多同新时代相匹配的文化精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能力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高;网络生态持续向好,加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主旋律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
表明了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这一历史主体的内在统一,系统回答了传统文化“从哪里来、向哪里去”“传承什么、怎样传承”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辟了认识把握文化传承发展规律的新境界。在坚定文化自信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的底气,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等。在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近代以后中国一百多年积贫积弱,有着5000年璀璨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受尽列强的侵略和羞辱,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我们一度失去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面对外来文化,我们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提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以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文化自信达到新高度。
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高度契合基础上的有机结合。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勇毅的文化担当,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新篇章,既是我们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也为我们在守正创新中发展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作为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已经展现出巨大的现实解释力和实践引领力,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及时跟进,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文化工作的谋划与部署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把握及贯彻落实,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单位:沈阳市委党校。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现路径研究”(L21BDJ016)阶段性成果】
责编:杨 旭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项目建设“加速度” 振兴发展蓄势能
- 凝心聚力打造新时代“六地”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
- 李乐成在全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部署推进会议上强调 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普查任务 为推动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 李乐成在辽阳调研时强调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努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
- 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习近平主席致首届“良渚论坛”贺信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
- 【良法善治】习言道|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 时政现场说丨在新四军纪念馆 总书记和我们共话“铁军忠魂”
- 时习之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习近平始终关切这一“国家战略”
- 微视频|宪法就在你我身边
- 时政微调查丨此心安处
-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指引方向
- 习近平在视察武警海警总队东海海区指挥部时强调 把握海警力量建设运用特点规律 提高海上维权执法能力
- 镜观·领航|擘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宏伟蓝图
- 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 习近平就亨利·基辛格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
- 时政现场说丨锐意创新 铸就科技创新的“闪亮名片”
- 时政镜距离 | 这里,是张江科学城
- 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 习近平: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
-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上海考察,重点关注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