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践行“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张笑楠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书和路线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方向。
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文化建设,落实政治责任,勇于改革创新,强化法治保障,建强干部人才队伍,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新时代新征程,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工作。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错误观点。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新时代新征程,要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养成作用、法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用、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重要功能。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阵地,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以正面宣传为主,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积极塑造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新格局,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同现实文化相融通,让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产品,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广大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一个大国发展兴盛,必然要求文化传播力、文明影响力大幅提升,实现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新时代新征程,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宣传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着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不断提高塑造国家形象、影响国际舆论场、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
责编:周艺凝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