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辽博观展人数同比增长233% 外省观众占四成
本报记者 朱忠鹤
人流熙攘,摩肩接踵,春节假期,辽宁省博物馆热闹非凡。赏文物、购文创、做手工,成了今年春节期间辽博里的一道风景。
2月19日,辽宁省博物馆出炉了一份今年春节假期观众接待数量汇总成绩单:截至2月17日,春节假日期间,共有12万人到辽博近距离感受文物之美,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33%。
12万人中,有60%的观众来自沈阳之外的其他城市,来自外省的观众占到四成,其中排名前五位的省市分别是北京市、吉林省、河北省、黑龙江省和江苏省。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到辽博参观的观众日均超过1万人。农历正月初三至初八这6天,辽博“火上又火”,每天观展人数直升至2万人,创下了历史新高。
辽博热度的直线上升,既得益于辽博在今年春节前重磅推出的一系列精品展览文化大餐,也得益于文创产品、线下活动和地方美食研发等的多管齐下。
早在春节到来之前,辽博已经推出独具特色的“飞龙在天——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展”。展览中,有70%的文物是首次与观众见面,重点文物玉猪龙成为本次展览的主角,视频、书法艺术、“龙元素”与整场展览融合,相辅相成……这些都深深吸引了观众。此外,“丹青万象——齐白石和他的师友弟子们”“合规同矩——辽宁省博物馆藏正体书法精品展”“从奥尔梅克到阿兹特克——墨西哥古代文明展”等多个精品展览热度不减,也令观众流连忘返。
春节前夕,辽博升级了“辽博雅集”文创商店。在半封闭的展示空间里,“辽博雅集”以馆藏重点文物《簪花仕女图》为创作灵感,将古画中的元素有机嵌入空间全景,巧妙运用花艺、藤蔓、宣纸、雅竹、实木等中华美学元素,构造出雅致和谐、清逸舒适的购物场景。除了购物场景美化外,“辽博雅集”还拓展了展售面积,增加了文创产品类别,成为展厅之外观众又一个热门聚集地。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辽博的文创产品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0%,刷新了历史纪录。围绕辽博馆藏重点文物设计推出各式各样的精巧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的目光。可以留下观展印记的盖章本、可以携带回家的冰箱贴,以及充满辽宁地域特色的岫玉挂件,成为观众最为中意的三大热点文创。在展览和文创产品升级的同时,春节前夕,辽博还升级了观众服务设施。从设置大件行李寄存处,到食堂餐饮中增加了东北地方菜,再到围绕主题文物展研发的系列文创产品,辽博的暖心之举赢得众多好评。
“国宝众多,根本看不过来,下次有机会再来,辽博太值得去了。”“目前去过的省级博物馆中,辽博是展品最多的一个。”“辽博太好啦!”……在互联网社交平台,观众纷纷留言。
责编:杨 旭
审核:刘 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