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塑造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英 明 张 松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举措。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握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当前,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还有不能完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我们应当调整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活力。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大实施为科研人员“松绑+激励”的政策力度,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管理自主权,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让科研人员更能专心搞学术,充分释放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加大公共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规模和支持力度,做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有效衔接,建立和完善基础研究的合作创新平台,建立高标准高效能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空间。
建立健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制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和重要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对科学和完善的体制机制加以保障。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把握好“破”和“立”的关系,避免盲目冒进和“一刀切”,做好新旧模式之间的衔接和切换,先建立起必要的制度和规则,再逐步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障碍,突破和打破原有不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旧体制旧机制,寻找和探索适合其发展的方法和对策。统筹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发挥作用,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不断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完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资本市场政策、人才政策,激发其发展潜能。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构建完整的创新孵化体系、科技公共服务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科技投融资体系,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健全鼓励创新和包容创新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在促进发展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稳步扩大制度型对外开放
进一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培育新质生产力。当前,在世界经济的新一轮规则重塑中,同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相比,制度型开放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通制度、规则等方面的各种壁垒,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适应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新趋势,实施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建设更加公平的全球化经济秩序,推进与其他国家的制度协调或规则融合,解决现行国际经贸规则和国际经济秩序存在的弊端,深层次调整和变革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规则体系,建立起更加公平、更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发展的国际经济秩序。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提升我国全球要素资源配置水平。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推动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规则体系,打通制度、规则等层面存在的各种壁垒,打造国家和地区间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的示范性制度安排。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鼓励有条件的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在竞争政策、电子商务等规则上进行创新性探索,全方位、多角度推进规则谈判和规制合作,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围、提质、增效。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升中国的国际吸引力、影响力与带动力,为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的工作机制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因而培养造就一大批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我们应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深度变革教育机制,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加大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学科创新和交叉融合力度,完善学科设置、项目资助、人才培育的关联机制,探索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建立人才跟踪培养机制,突破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弊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创新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制度,培养造就一批领军企业家和科学家,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未来产业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让各类人才在良好环境中释放无限发展生产力的广阔空间。完善人才引进体系,强化校企联合培养,拓展海外引才渠道,加大前沿领域紧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引进和培育具有前瞻战略思维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逐步完善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导向。建立健全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和利益分配机制,鼓励企业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健全完善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机制,鼓励符合条件企业用好用足股权期权、分红激励等方式提高关键岗位核心人才待遇水平,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价值,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开制度创新空间,从而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变革,以改革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持久动能。
总之,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各领域各方面各层次改革,充分发挥新型生产关系对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各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责编:盛 楠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中欧班列(沈阳)开行量稳居东北第一全国前列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向信息支援部队授予军旗并致训词
- 我省下达34.5亿元资金支持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实施建设项目80个
- 党建引领聚合力 强村富民促振兴
- 辽宁大雅河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建设进度—— 凿岩开山打造巨型“充电宝”
- 凝聚你我力量 共筑国家安全——全省广泛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教活动
-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4月1日—4月7日)
- 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全民植树增绿 共建美丽中国
- 重温总书记这些深情凝视 一起致敬英雄
- 家国永念丨那些陪我们长大的英烈
- 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全民植树增绿 共建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