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对口支援那曲——携手共谱新时代“山海情”
2019年“民族团结一家亲·我与祖国共奋进”辽宁·新疆·西藏青少年手拉手夏令营开营仪式现场。
沈阳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员与安多县扎仁镇小学师生一起庆祝六一儿童节。
那曲市人民医院在援藏专家的支援下新成立了儿科ICU,使儿科成为藏北儿童危重症治疗中心。
大连市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队合影。
辽宁省就业援藏那曲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现场。
鞍山市援建的巴青县中学勤工俭学实践基地内,学生在采摘。
日新月异的草原城市——那曲镇(航拍图)。
图/文 西藏日报记者 赵书彬 万 靖 本报记者 王笑梅
辽宁,位于黄渤海之滨、辽河之畔;那曲,位于雪域之巅、大江之源。辽那两地,有四千海拔之落差,四千公里之路遥。
伴随藏北草原一年又一年牧草返绿,一批又一批辽宁省援藏工作队员,肩负着中央的重托,肩负着藏北人民的期待,跨越万水千山,三十载接力前行,书写下“辽那一家亲、共谱山海情”的时代篇章。
对口援藏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援藏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干部人才交流合作、产业支援促进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教育支援五方面重点任务,组织实施项目215个,保障和改善民生、县及县以下基层领域资金分别占比80.79%和85.86%,为推动那曲市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辽宁力量。
辽那两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奋力绘就共同富裕美好生活新图景。
厚植情谊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今年5月,辽宁援藏工作队对接大连市总工会提供就业岗位,初步达成意向就业6人。为帮助索县毕业生到大连安居过渡,还提供了7天免费住宿、就业指导、城市融入等一系列贴心服务,让在大连就业的索县毕业生找到家的归属感。
为进一步加强就业援藏工作,辽宁省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专门挂牌成立了那曲辽宁就业服务联络站,积极推进那曲籍各类求职人员在辽就业。辽宁援藏着力推动就业援藏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累计实现那曲籍应届毕业生和劳动力在辽就业2331人。
就业援藏搭建了辽那两地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广阔平台。来自安多县帕那镇的洛桑,现在盘锦市卫健委工作,他很快融入新的集体,并与蒙古族姑娘才旦卓玛相识在盘锦、成家在盘锦,“盘锦是我们的‘第二故乡’,也是我们的家。”那曲籍大学生仁青登祖从藏北跨越4000公里来到了东北的“大城市”铁岭工作,“在辽宁铁岭工作生活期间,我感受到了东北人民的热情,对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有了更深感悟。”逢年过节,铁岭特产大榛子成了仁青登祖归乡必不可少的年货。
辽宁援藏更加注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地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向基层群众延伸,两地人民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5月27日下午,安多县中学内,县教育局、各中小学及援藏工作队,正在开会商讨新一批安多青年学生赴辽宁研学活动方案。同上一堂课、同唱一首歌、同踢一场球、同种一棵树……活动安排丰富多彩。沈阳援藏,以安多青年学生为突破口,组织安多青年学生开展了体系化课程研学活动,创造性开展了“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
安多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扎西顿珠说:“在思政一体化建设方面,开展了空中课堂、手拉手结对帮扶、赴辽研学夏令营等一系列活动,把爱我中华、奋发向上的种子埋入了每个学生心灵深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援藏组织实施基层干部人才培训交流、书画展摄影展、青少年“手拉手”夏令营、“一对一”结亲等活动150余次,那曲市2万余人直接参与。
与此同时,深入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沈阳、大连、鞍山3市23个区(市、县)与那曲市23个乡镇结成帮扶对子,共捐资捐物1800余万元。辽宁省直相关单位与那曲市对口单位签署各类对口帮扶协议45个,进一步增进了两地干部群众情谊。
辽宁人在那曲、那曲人在辽宁,民族团结的故事生动上演,“辽那一家亲”理念厚植在藏北草原和辽沈大地。
凝聚人心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6月3日,安多县政务服务大厅作为沈阳援藏标志性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总投入4000万元,建筑面积近1600平方米,主要涵盖涉企服务、公共服务、社会事务、工程建设、自助服务五大服务区,共设置36个服务窗口,功能齐全,智能化十足。
与此同时,“智慧巴青”城市智能化管理工程、索县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18个项目也相继实施,助力那曲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援藏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创新,有效回答了藏北民生改善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新时代命题。
医疗援藏是辽宁援藏的一大亮点。
建成第一个重症医学科、第一个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第一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第一个危重儿童与新生儿救治中心、第一个高原病医学研究中心;那曲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儿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实现多个“零的突破”、创造多个第一、填补了多项空白,这背后,是辽宁援藏工作队的大力托举。
近十年来,辽宁省共派出132名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推动那曲市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据统计,2023年,那曲市人民医院门急诊量、住院量、手术量分别比2015年增加了66.44%、62.24%、234.89%;那曲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比2015年降低了79.46%、78.32%,逐步实现了“两降一升”“三不出”的目标。
结合索县疾病谱和群众就医需求,大连市内7家医院以“以院包科”的形式承担了索县人民医院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妇产科、麻醉科、心内科、检验科等科室的建设,2023年已完成麻醉科、产科两个市级重点专科建设。
“我们医院正向区域医疗中心迈进,医疗服务不仅能满足全县人民的医疗需求,还辐射到了巴青、比如、聂荣等县。”索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米玛说,“在‘组团式’援藏的指导帮扶下,医院的整体诊疗能力和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组团式”教育援藏,开启了藏北教育发展新阶段。
辽宁教育援藏先后实施了那曲市第二特殊学校、索县中小学及幼儿园、巴青县重点乡镇小学等25个项目,新改扩建各类校舍5万余平方米、运动场3座,新增校园活动器械260套,让那曲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
先后选派6批次135名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通过“以校包科”形式接续支援那曲第二高级中学,助力该校高考升学率由2016 年的85%提升到2023年的98.7%,本科上线率由2016年的47.2%提升到2023年的69.1%,连创历史新高,初步实现了“支援一所学校、示范一个地区、留下一支队伍”的目标;
协调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医科大学3所辽宁高校,在那曲市设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2023年已招收570名那曲市干部人才就读。
辽宁援藏,突出面向基层、民生优先,聚焦群众关注的医疗、教育、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广大牧民心坎上,让藏北农牧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
鱼渔相授
助力藏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眼下,巴青县正在推进市政道路、供暖工程、给排水入户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做好城市建设运行管理各项工作,今年4月,巴青县住建系统13名专业技术人员,赴鞍山开展了住建领域专项交流学习。
“大到管网设计,小到水管接头,都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好。”面对气候条件差、冰冻期长、存在冻土层等特点,如何保证给排水管网质量可靠、顺畅运行?鞍山市援藏干部、巴青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王博,有了发挥所长之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辽宁援藏统筹受援地所需和援藏工作队所长、所能,取长补短,扎实推动援藏工作。
更重要的是,科学安排实施产业援藏项目,重点实施色尼区那曲镇藏北商业长廊、巴青县扶贫电商平台、安多县乡村振兴门市房及附属工程、索县乡村振兴产业提升工程等项目,直接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间接带动当地1.3万余名农牧民增收,不断提升受援地自身“造血”功能。
辽宁援藏干部人才在招商引资“战场”充当主力、挑起大梁,竭力把经济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经验植根藏北、开花结果。据了解,围绕那曲市重点产业,先后帮助引进企业59家,签约项目78个,累计投资额30多亿元。辽宁产业援藏,不仅推动重点企业和产业项目落户,还积极推动产业合作,助力那曲市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帮助成功推广藜麦、芫根、琉璃苣等经济作物种植;邀请那曲市特色农牧产品企业赴辽参加辽洽会、农博会等大型展销洽谈会14场,实现协议销售额超4亿元;全方位推介那曲市旅游产业资源,组织省内50多家重点旅行社参加那曲在辽宁举办的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并签署《客源援藏意向性合作协议》。
千里辽藏情,格桑花更艳。辽宁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领队、那曲市委副书记、那曲市常务副市长于国强表示,他们将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按照“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要求,以“十四五”目标与规划为引领,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强化补短板强弱项,聚焦实现共同高质量发展、深化两地交流合作,为那曲市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辽宁智慧、辽宁力量。
责编:徐 硕
审核:刘 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