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主动仗” 筑牢“安全堤”
全省上下风雨同舟,万众一心防汛防台风
打好“主动仗” 筑牢“安全堤”

图为东港市龙王庙镇巡坝抢险队上坝排险。 本报特约记者 周广庆 摄
本报报道组
近日,我省遭遇大范围连续强降雨,而台风“格美”于7月28日凌晨开始给我省带来强降雨过程。这意味着连续作战多日之后,全省上下又迎来防汛防台风的一场关键硬仗。
7月27日晚,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通报,当日降雨重点区域位于辽宁东南部,针对本轮强降雨全省累计启动防汛应急响应116次。受强降雨影响,截至当日17时,全省共有13条河流出现涨水过程。其中,大型河流6条,中小河流7条,以上河流未出现险情;全省50座水库受强降雨影响水位上涨,正在有序放水;全省累计转移30904人安全避险。
针对台风“格美”影响,省防办7月27日15时组织召开水库河道洪水防御专题会商视频会议,研究部署水库、河道、山洪灾害、人员转移、物料准备等方面工作,继续组织气象、水利、应急、自然资源、住建、交通等部门在省防指联合值班。
省水利厅继续在各地派出工作组指导强降雨防范工作;加大对堤防、水库、水闸巡查防守;召开专题会商会议,重点围绕监测预警、隐患排查、转移避险、应急保障、力量预置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印发水库纳雨能力分析成果,做好洪水预报预警工作;点对点调度113座水库,指导重点地区加大水库预泄,加密巡查排查频次。出动监测人员149人次,人工观测水位384次,施测流量79次,报送监测信息267条。
为做好防台风工作,省应急厅下发工作提示,要求各地应急管理部门落实好各项防范应对措施,维持应急值守三级响应,持续高频次调度灾情信息。协调中国安能从贵州、湖南、安徽等地抽组172名抢险人员、32台套装备来辽预置备勤;调派省级直属森林消防综合救援队丹东支队50人协助丹东防汛救灾;协调国家消防救援局辽宁机动队伍预置120人协助沈阳市防汛防台风工作;11个督查组继续在各地督导危化品企业防汛迎汛工作。
同期,省气象局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发布各类预警信号26个、6万人次。省公安厅出动警力1.82万人次,救助群众1408人,协助转移群众1.23万人次,巡查检查重点部位2613人次。省消防救援总队接处防汛救援任务183起,出动1000名指战员累计营救和疏散300人,抢救遇险车辆48辆,93车次开展前置备勤。省自然资源厅滚动发布省级预警5次、市级预警29次,8组驻守专家排查地灾隐患点35处;派出1688人排查隐患点1904点次,转移群众5095人。省交通运输厅累计出动巡查人员4.42万人次,集结应急队伍73支3080人、机械设备1042台,出动抢险人员3607人次,处置险情371处。
随着降雨区的转移,我省相关地市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趋势,积极投身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并对防范台风“格美”作出细致部署。
7月27日,营口市进入防汛Ⅳ级应急响应状态。市主要领导开会加强调度部署,带队按“责任清单”进行督导检查。营口市防指前线指挥部进驻大石桥市黄土岭镇和盖州市万福镇重点防汛区域,对水库等重点部位坚守防范。当天13时30分,玉石水库开始预泄。全市32座水库“三个责任人”全部到岗,并开展24小时巡查值守和值班。各级河长、库管员、水管员对重点河道、薄弱地段开展巡堤查险。全市93支12253人的防汛抢险救援队伍随时待命;通信、交通、供电等部门均严阵以待。
为应对本轮强降雨和防范台风,铁岭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部署防汛工作,水文、气象、应急、水利、军分区等市防指主要成员单位到市防指集中办公,市防办各职能组在市防指值守,市防办河道专家组前往昌图东辽河指导河道堤防抢险工作。启动“叫应”机制,及时“叫应”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市防办查岗40个乡镇,各乡镇长、分管乡镇长、水利站长、村级负责人都在岗在位。目前,清河八棵树水文站、柴河柴河水文站、寇河威远堡水文站超过警戒水位,全市76座水库超汛限水库12座,全市转移435户842人。
朝阳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防汛抗洪救灾决策部署。7月27日,朝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深入双塔区、龙城区、朝阳县、喀左县、建平县、凌源市六县(市)区,实地督导检查防汛工作,落实落细相关措施,全力打好防汛“主动仗”。当前,朝阳市正盯紧山洪和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加强巡查布控,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强化防汛应急储备,完善转移避险预案,确保危急情况时应转早转、应转尽转。
7月25日以来,葫芦岛市先后五次召开会商会、调度会,对防御强降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全市全面进入迎战状态,连夜启动危险地区人员转移避险和安置工作,2806名防汛责任人全部到岗到位。截至27日20时,全市共转移1635人并统筹做好转移群众食宿等保障工作,中小学校、旅游景点和海滨浴场均采取了停课和关闭措施,漫水桥、地质灾害易发区、尾矿库、河道险工险段等重点部位均安排专人进行盯守,167支抢险救援队伍6207人及22名水利专家备勤待命。截至目前,全市汛情平稳,无人因灾伤亡。
为有效应对强降雨,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工作,目前国家防办、水利部工作组继续在我省检查指导防汛工作。
本报记者 胡海林 佟利德
狄文君 崔 毅 姜 帆
责编:曹思洋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