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源媛:当好防汛的“耳目尖兵”
沈阳水文局水文情报预报室负责人赵源媛——
当好防汛的“耳目尖兵”
本报记者 胡海林
近日沈阳降雨频繁,沈阳水文局水文情报预报室负责人赵源媛每天早早赶到单位,将来自基层测站的数据信息汇总、整理、分析,并形成报告报送沈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沈阳市水务局等相关部门。
入汛以来,每天早、中、晚的三轮信息报送,是赵源媛和同事的基础工作内容。遇到较大降雨时,他们还需要根据气象预报、基层测站采集的数据,对未来一段时间河流、水库等水情变化趋势及时作出预报预警,为防汛决策部门提供技术支撑。
作为在水文一线工作了24年的“老兵”,赵源媛深感精准预报预警水情责任之重大,不敢有丝毫松懈。尤其是要在短暂的时间内作出精准有效判断,考验的不只是技术,还有果敢和勇气。
“如果说气象管的是雨在天上,我们管的就是雨在地上。水情的形成极其复杂,包括降雨量、土壤饱和度、河道底水、支流汇水等因素,都需要综合考量,进而研判其对下游的影响,在时间上还要为下游打出‘提前量’。”赵源媛说。
虽然预报室只有4人,但入汛以来也要执行两两分组的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每天对沈阳行政区内173个基层测站的数据进行严密监控。达到中雨量级时,4人则全员到岗“迎战”水情。
“你看,辽河支流养息牧河上的小荒地水文站水流不大,但很难想象两年前的7月7日,这里就出现了每秒868立方米的流量,远远超过每秒260立方米的警戒流量。”赵源媛指着电脑系统里的数据告诉记者,一旦洪水形成,大家就会集体在单位“连轴转”,直到水位退至警戒线下才恢复轮班制。
水文监测预报预警,被称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耳目尖兵”,尤其在防汛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每轮重大水情过后,赵源媛都会带领同事对之前的预报预警进行复盘,90%以上的准确率让他们倍感自豪。
面对已经到来的新一轮强降雨,赵源媛和同事又投入新的战斗。
责编:王世海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