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坚持人民至上 守好防汛关键期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 题:坚持人民至上 守好防汛关键期
新华社记者向志强
当前防汛形势严峻复杂,一些地方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强调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巡查排险,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汛情来得早来得猛,多地遭遇突发灾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较大损失。各地各部门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思想上绷紧弦,行动上见真招,确保平稳安全度汛。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压实责任、举一反三,加强应急值守、靠前指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要坚持“预”字当先。防汛减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未雨绸缪下好“先手棋”。要紧盯水库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提前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最大限度将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未发之时。要综合运用人力巡查与大数据监测等手段,提高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确保对雨情汛情变化及时掌握,心中有底,应对有方。
要做到以“迅”应汛。汛情发展瞬息万变,小的裂缝可能引发大的溃坝,防汛抢险就是一场与时间的极速赛跑。立足抢早、抢小,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险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险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得到处置。
要做到以“变”应变。防汛救灾要注重随机应变、科学调度,注重人防、物防、科防。强化系统观念,做好联合调度,充分发挥智慧防汛平台和部门会商机制作用,做到全方位部署、全变量研判、全要素统筹、全链条监测,决不能因为调度缺位失序造成不应该发生的灾情。
千防万防,根本在于筑牢思想防线、绷紧责任这根弦。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高效的执行力,全力确保江河安澜、人民安然。
责编:王世海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