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华章丨良渚:青山还绿 遗址重生
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首先在良渚镇一带发现并发掘了多处史前遗址。1959年,以良渚遗址为命名地的良渚文化被确认,成为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重要见证。
良渚,始终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两次亲赴现场调研、多次就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24年7月4日拍摄的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全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很难想象,这一中华文明的重要根脉,曾一度岌岌可危。
新世纪初,由于当地一带出产的安山岩品质卓越,良渚成了石材开采的“金矿”。大量开山炸石,使遗址的开发与保护工作受到了严重影响。
2003年7月1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良渚遗址调研。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在良渚文化博物馆会议室里,习近平观看了良渚遗址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录像,并听取情况汇报。
当得知影响遗址安全的湖州德清县6家石矿场关停有困难时,习近平当机立断,“明天,就去湖州。”
很快,这几家石矿场被彻底关停。
在习近平的关心指导下,良渚遗址保护和考古工作渐入佳境。
2005年3月18日,良渚博物院破土动工。这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为一体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2008年9月29日,正式建成开放。

2019年6月23日无人机拍摄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宫殿区。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2007年,良渚遗址考古现场有了重大发现,一座消逝了4000多年的史前古城初露端倪,震动了中国考古学界。随后,古城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不断深入,它的空间格局、功能分区以及各类遗存的内涵日渐清晰。
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还一直关心良渚。
2008年10月31日,习近平再次视察良渚遗址保护工作。在良渚博物院,他殷切嘱托:“要把良渚博物院建设成为良渚文化展示普及中心、学术研究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2016年6月13日,四位考古学家联名致信习近平,希望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7月13日,习近平对此作出重要批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要统筹安排,申报项目要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
良渚申遗工作由此迈入快车道。
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举行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传来喜讯——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代表了中国在5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给出了高度评价。

2024年7月4日拍摄的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南城墙遗址展示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人民网外籍专家在良渚博物院体验AR眼镜。人民网记者 袁蒙摄
青山还绿,遗址重生。如今,良渚遗址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展示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
责编:徐 硕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