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洒向35位孤寡老人和残疾人
把爱洒向35位孤寡老人和残疾人
——记省优秀共产党员、丹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忠怡
本报记者 陈博雅
8月17日,丹东市鸭绿江畔的一间理论宣讲个人工作室里,不时传出阵阵讨论声和掌声,李忠怡正认真讲述着党史故事,他的身边围坐着社区党员。宣讲结束后,李忠怡又带着慰问品去看望他照顾的4名残疾老人。
今年68岁的李忠怡身兼数职。2007年退休后,他主动深入基层奉献余热,兼任丹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丹东市振兴区老党员讲师团成员等职务,积极传递党的声音,帮助困难群众。“我是在雷锋的影响下成长的,从小就把雷锋精神当成信仰。作为一名党员,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义不容辞。”李忠怡说。
一次,李忠怡在部队外出时,得知部队附近的一对老两口无儿无女,生活拮据。他便主动利用休息时间去看望他们,帮忙收拾屋子、洗衣做饭。老人腿脚不便,他推着轮椅带老人出来晒太阳;老人心情不好,他把老人带到部队的操场上观看战士训练;老人没有经济来源,他就用不多的津贴给老人买来生活用品,每次临走时还会塞给老人几块钱。这是李忠怡第一次帮扶孤寡老人,那一年,他22岁。
从22岁的风华正茂到68岁的年华垂暮,李忠怡一直走在帮扶奉献的路上。“在您的帮助下,不仅让我圆了上学的梦想,还让我在关爱中找回自信。”工作室的展示柜里摆放着被资助学生写的信。2009年,李忠怡在丹东市红房街小学作宣讲报告时,得知一名二年级学生的母亲双眼全盲,仅有光感,父亲患有严重的癫痫疾病,生活十分困难。他便决定长期资助她,不仅给她辅导功课、买学习用品,还为她的家里添置了家具。在他的帮助下,如今这名学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还经常打电话向李忠怡请教工作中的难题。
在46年的爱心奉献中,李忠怡先后帮助照顾35位孤寡老人、残疾人,供养25名特困家庭子女上学读书,累计捐款95万余元。李忠怡每年宣讲近140场,有时一天就要宣讲两三场,身体长期严重透支。家里人劝他歇歇,但他总是放心不下那些孩子和老人。“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但我还是要一直做下去,争取帮助更多人,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李忠怡说。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