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齐 石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入阐释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对我们更好了解中华文明史,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只有全面深入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深刻理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古老的中华文明与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并称为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但埃及、两河、印度三个地方的古代文明由盛而衰、最终消亡,中华文明成为几千年世界文明发展史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其表现出来的突出的连续性是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立足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虽遭遇无数艰难困苦,却历经五千多年而延绵不绝,我们要从历史中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创造未来。
深刻理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文明特性。中华民族在天文历法、农学、数学、医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很多成就处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可以说,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密不可分的。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启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更加需要我们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更相适应、同现代社会更相协调、同现实文化更相融通。“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打开了创新空间,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
深刻理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
一部中国历史,正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人民在历史长河中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共同建设了中国秀美的大好河山,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了守望互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历史表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统一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大地上各民族通过交往互动,逐步形成了水乳交融的和谐关系,共同营造了统一的共有精神家园。这个统一的共有精神家园容纳和融合了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最终融为一体,并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深刻理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世界的基本特征就是文明的多样性,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并超越国界、横跨时空,共同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很早就有天下大同理念,提出“以德服人”“有容乃大”的思想,“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的价值取向。狭隘的种族、地域等观念从来都不是中华文明的主流。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只有各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得更为紧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愈加广泛,包容共存才能繁荣世界文明的百花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指出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国始终坚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认为文明是多样的,世界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要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深刻理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的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影响,就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这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当今世界,走殖民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走霸权主义的道路也是行不通的,唯有走和平发展道路才是人间正道。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倡导世界各国一起为和平发展道路而努力,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才能造福全世界人民。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决定了我们始终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决不搞文化霸权那一套,决不把中国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中国坚持合作共赢、不搞经济竞赛,更不搞军事对抗。我们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但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中国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吸收借鉴一切文明成果,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者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心系家国
- 【清澈的爱】习言道|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 学习新语·非遗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手艺活,既传统又时尚”
- 辽宁:奇峰异景 其乐融融
- 数据看出游·国庆假期 辽宁累计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8.3%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出新的更大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习言道|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 镜观·回响丨为促进同东盟合作注入新动力
- 时政现场说丨中国探月20年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
- 第一视点丨牢记总书记嘱托 义乌李祖村的共富创意
- 联播+|办好这门“关键课程” 总书记要求守正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