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辽字号”品牌讲好辽宁故事——全省文艺工作系列成果综述之三
本报记者 王 坤
9月5日,“龙城之金:辽宁三燕文物选萃,337—436”展览在美国纽约开幕。一件件珍贵文物首次亮相美国,让海外观众大为惊叹。这次展览是省博物馆积极推动辽宁地域文化“走出去”的一项重要举措,让外国民众认识、关注三燕历史,感受兼收并蓄、多元包容的中华文化。
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一个特色的文化品牌,既是彰显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也是塑造区域形象、提升影响力的靓丽名片。10年来,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扎根辽宁大地、走进人民群众,深入挖掘具有辽宁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抓创作、出精品、创品牌,推动“文艺辽军”品牌异军突起,辽宁文艺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持续叫响具有辽宁辨识度的“老”品牌
文艺品牌是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标识,一个好品牌就是一张“金名片”,为地区展形象、聚人气、添动力。
辽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特别是辽宁全面振兴的火热实践和良好态势,为塑造特色优势文艺品牌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有力支撑。
立足“高原”攀“高峰”,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持续深挖辽宁本土文化题材,创作叫得响、立得住的具有辽宁辨识度的精品力作,不断擦亮“辽字号”品牌,大声讲出辽宁之好、全面展现辽宁之美,吸引更多人了解辽宁、喜欢辽宁、扎根辽宁。
辽视春晚收视率屡创新高,多年蝉联省级卫视同时段收视第一,多次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星光奖”一等奖,“腊月二十九看辽视春晚”已成为全国观众的新年俗。
辽宁芭蕾舞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沈阳杂技团等文艺院团,通过深化改革焕发活力,创作推出的重要作品接连斩获各种国际国内大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文博展览立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先后推出“又见大唐”“又见红山”“唐宋八大家”“和合中国”等系列现象级文物展,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
在文学领域,我省大力推动文学辽军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新时代辽宁文学群峰耸峙计划、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辽宁文学“火车头”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提升三年行动“221”工程;持续叫响文学品牌,以文学评奖为抓手推动佳作涌现。10年来,全省评选出三届辽宁文学奖、辽宁优秀儿童文学奖、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和四届辽宁网络文学“金桅杆”奖等众多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新东北文学”“东北文艺复兴”成热点话题,“文学辽军”队伍不断壮大。
一次次具有辽宁特色的品牌文艺活动举办,一个个讲述辽宁故事的文艺精品获奖,铭刻着辽宁“文化指纹”的“辽字号”文艺品牌越来越响亮,一个有历史、有底蕴,多姿多彩、阔步走向全面振兴的新辽宁正呈现在人们面前。
不断擦亮群众文艺的“新”品牌
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省文艺战线扎根于人民,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优秀的文艺品牌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启动“文学之乡”和“文学辽军研学基地”建设工作,开展“到人民中去”“送欢乐下基层”“强基工程”等惠民活动,举办百姓摄影展、群众舞蹈展演、合唱展演……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和文艺志愿服务,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我省还打造“星火原”文艺志愿服务品牌,采用“省、市、县、乡、村”五联动模式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音乐、舞蹈、书画、摄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广泛参与,把文艺精品“送”到基层,“种”在基层。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群众文艺品牌创建。2024《辽视春晚》“春节大集”别出心裁地将赶大集、包饺子、剪福字、贴春联、放鞭炮等趣味年俗搬到了春晚,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看到一个日新月异的新辽宁。
辽博“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打造了“大唐补习班”主题活动、“大唐风韵入门班”等公益课程和知识普及讲座,辅以互动体验和手工活动,吸引了千余名观众积极参与;“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举办模拟考古发掘、“红山彩陶”器物拼插、“玉猪龙”“勾云形玉佩”粘贴体验等课程,让群众读懂家乡文化、了解辽宁历史。
在品牌活动方面,我省文艺战线更好发挥重点文化节展活动的引领带动作用,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开放的胸襟,打造知名度高、美誉度好、影响力大的文艺品牌。
在沈阳,已成功承办2024央视春晚分会场、2024央视中秋晚会、首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戏聚沈阳·擂响中华”全国戏曲青年领军邀请赛、玫瑰音乐节……沈阳市坚持“大型活动出彩、常规活动出新、群文活动出效”的工作理念,倾力打造沈阳特色文艺活动,充分展示了辽宁的景色之美、文化之盛、发展之势、人文之韵。
大连市连续三年相继举办“红旗颂”“时代颂”“祖国颂”大型文艺演出,把高水准作品奉献给人民群众。今年以来,已精心组织策划全新品牌“艺术点亮城市”百场系列活动,开展艺术惠民活动400多场,服务群众超200万人次。
只要依靠人民、植根人民,文艺事业就能枝繁叶茂。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擦亮“辽字号”品牌,不仅为新时代辽宁形象赋彩增色,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责编:曹思洋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夫妇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和女儿一同观看“奇妙的和谐”普契尼音乐会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希望更多有识之士争做中意友好合作的践行者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向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赠送嫦娥五号月壤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共同赏鉴境外归还文物
- 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会见出席中意文化合作机制大会和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代表
- 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会谈
- 多次来到光谷,习近平为何重点关注这个领域?
- [新闻直播间]辽宁 新品种优质高产 小稻米大文章
- 葫芦岛祝家沟村灾区群众喜迁新居 当地多举措确保村民温暖过冬
- 辽宁开通“供热直通车”服务热线 实现供热诉求受理全覆盖
- 南方潮起正扬帆——解码金砖合作行稳致远的成功之道